【廣告】
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參考GB12005.1《聚丙烯酰胺特性黏數(shù)測定方法》和GB12005.10《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測定黏度法》。用58.5g/L的氯化鈉溶液將試樣配制成稀溶液.用烏氏黏度計測定其特性黏度。按經(jīng)驗公式計算試樣的相對分子質量。
陽離子度的測定:取不同的陽離子聚丙烯酰胺試樣約0.3g,至0.2mg,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稀釋至刻度移取10mL試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水60mL,用鹽酸溶液調節(jié)pH為3~5,加4至5滴胺藍(T.B)指示液,邊搖邊用聚2一丙烯酰胺一2一丙磺酸鉀(PAMPSK)標準溶液滴定。溶液顏色由藍色變?yōu)樽霞t色即為終點同時做空白試驗。測定樣品的陽離子度。在造紙前泵口式儲漿池中加入微量PAM-LB-3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可使水中填料與細小纖維在網(wǎng)上存留提高20-30%。
固含量的測定:用干燥至恒質量的稱量瓶稱取1g試樣。至0.2mg,置于干燥箱中,于(120 2)℃干燥2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直至恒質量。計算固含量,為不同實驗室采用本方法對樣品的固含量測定值。
丙烯酰胺單體含量的測定:用水和的混合物萃取試樣中的丙烯酰胺單體。以磷酸二氫鈉水溶液和為流動相。用液相色譜儀進行分析.通過峰面積和斜率測出試樣中的丙烯酸胺單體含量,由4個實驗室采用本方法分別測定樣品。
如果把藥劑加到污泥槽中, 經(jīng)凝聚后再加至離心機中, 凝聚物會被離心機打碎, 得不到好的回收率。陽離子聚丙烯酰胺與污泥作用快, 應把藥劑直接加到離心機轉鼓內(nèi)(如圖8b) 再與污泥混合才能發(fā)揮好的效果, 而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的比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反應慢, 因此可在距離心機一定距離的加泥管中加入。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加藥點合適, 回收率高; 陽離子型的加藥點不合適(見表1), 回收率偏低且處理量亦小。根據(jù)得到的反應條件,對生活污水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泥餅含水率明顯降低。
總之, 離心機用于污泥脫水是可行的, 除機械性能上要適于污泥脫水外, 關鍵的問題就是選用適宜的高分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PAM的分子量對其分離效果來說是很重要的, 污泥要求聚丙烯酰胺PAM的分子量約在500萬以卜, 投加量在150mg/L左右,回收率可達到95%以上。機械的運轉叁數(shù)為:分離因數(shù)在1360~2000之間, 差轉數(shù)25~40轉/分。聚丙烯酰胺在進行污水處理中讓工業(yè)中污染過的水體不會再次的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保護地球環(huán)境?;厥瘴勰嗟暮蕿?6~88%。
目前,聚丙烯酰胺PAM在城市污泥調質方面的應用十分廣泛。城市污泥顆粒膠體通常帶負電荷,陰離子聚丙烯酰胺PAM對城市污泥調質的作用機制主要有: PAM 中某些基團所產(chǎn)生的氫鍵和范德華力等吸附作用,或聚丙烯酰胺PAM中某些基團與膠體表面產(chǎn)生特殊的反應和架橋作用。這些作用受聚丙烯酰胺PAM相對分子質量、水解度的影響,致使污泥的沉降性能和脫水性能因聚丙烯酰胺PAM劑型的不同而異,當相對分子質量相同時,水解度越大,污泥絮凝顆粒的粒徑和上清液的體積愈大,污泥的比阻愈小,泥餅的含固率愈高,對脫水性能和沉降性能的改善效果越好; 而水解度相同時,相對分子質量增大,污泥絮凝體的粒徑和上清液的體積愈大,污泥的比阻愈小,泥餅含固率越高,對脫水性能和沉降性能的改善效果越好,但當相對分子質量進一步增大至1200萬時,污泥絮凝體的顆粒變小,比阻增大,泥餅含固率降低,脫水性能和沉降性能相應降低。分析認為,聚丙烯酰胺PAM水解度越高,其鏈上可水解的活性官能團越多,帶負電官能團和水解出的H 等通過吸附架橋和氫鍵等作用壓縮污泥表面雙電層,使表面EPS脫落,絮凝顆粒重新絮凝增大,釋放出更多的自由水; 而聚丙烯酰胺PAM水解度相同時,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絮凝的分子鏈就長,活性官能團越多,其吸附、架橋、網(wǎng)捕能力就越強,對污泥沉降性能改善效果越好,但相對分子質量過大時,許多聚丙烯酰胺PAM鏈端就吸附在同一污泥顆粒上,或纏繞在其表面形成水化殼,阻礙絮凝,從而降低污泥的沉降和脫水性能. 因而,對污泥脫水性能的改善存在的聚丙烯酰胺PAM劑型。聚丙烯酰胺(PAM)的主要用途:1、污水處理在使用鋁鹽、鐵鹽等各種無機混凝劑、絮凝劑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內(nèi),如需要處理的水量超過了澄清池的處理能力或由于其它因素造成水中絮體來不及沉降而外漂,只需添加0。本研究中,好的陰離子聚丙烯酰胺PAM劑型為相對分子質量800萬、水解度20%的聚丙烯酰胺PAM,其次為相對分子質量600萬、水解度30%的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PAM對污泥上清液中蛋白質濃度的影響較核酸濃度大得多. 由圖6b可見,隨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的增加,A 和B 劑型PAM 調理后污泥上清液中蛋白濃度逐漸升高,當投加量為150mg·L-1時,上清液中蛋白質濃度分別為11.45μg·mL-1和12.41μg·mL-1,較未加PAM 處理分別提高了34.0%和20.7%; C和D劑型聚丙烯酰胺PAM調理污泥上清液中蛋白質濃度則呈先快速上升再緩慢下降的趨勢,在投加量為75mg·L-1時,上清液中蛋白質濃度均達,分別為14.01μg·mL-1和16.70μg·mL-1,較未加聚丙烯酰胺PAM處理分別提高了43.7%和68.0%; 而E劑型聚丙烯酰胺PAM調理后上清液中蛋白質濃度則呈先下降再快速上升的趨勢。PAM的施用量越大,保水效果就越好,但是,當施用量過大時,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聚丙烯酰胺PAM劑型和用量對污泥上清液中總糖濃度的影響見圖6c. 隨PAM 投加量的增加,經(jīng)A、B和E型聚丙烯酰胺PAM調理的污泥上清液中總糖濃度提高,當投加量增至150mg·L-1時,上清液中總糖濃度較未加聚丙烯酰胺PAM處理分別提高了56.2%、66.1%和55.8%。C和D劑型聚丙烯酰胺PAM調理的污泥上清液中總糖濃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投加量為75mg·L-1時,上清液中總糖濃度較高,分別為16.00μg·mL-1和16.35μg·mL-1,較未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PAM處理分別提高了68.3%和76.7%。在試驗的PAM投加量范圍內(nèi),C與D劑型、A 和B劑型調理污泥的上清液中總糖濃度差異不明顯。凝聚與絮凝的說法經(jīng)?;Q使用,但是如果看成兩種機理,可能會澄清和脫水過程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