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脫硫石膏細度集中在40~60m,顆粒分布集中,主要以單獨的棱柱狀結晶顆粒存在,通過激光粒度分析可以發(fā)現脫硫石膏的顆粒級配較天然石膏差。脫硫石膏與天然石膏有著相近的性質,在抗折、抗壓等性能上,脫硫石膏大大優(yōu)于天然石膏;但是脫硫石膏相比于天然石膏,存在含水量較大,顆粒級配差等缺陷。
脫硫石膏在140℃溫度煅燒下脫水不夠徹底,煅燒溫度還偏低。分別在160℃和180℃溫度下煅燒的脫硫石膏已經完全脫水,但是與170℃下煅燒的脫硫石膏相比,160℃處理的石膏結晶顆粒比較細小,180℃處理的石膏水化后出現較多的空洞,在170℃煅燒處理的熟石膏結晶粗大、完整,表現出優(yōu)異的性能。
不同溫度下煅燒的脫硫石膏在抗折強度方面變化不大,但是在抗壓強度有明顯的變化趨勢。僅就凝結時間和標準稠度用水量來說,脫硫石膏在150℃煅燒效好,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低于160℃時,脫硫石膏的脫水處理不夠徹底,內部存在較多的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含量較少。在145℃煅燒處理后脫硫石膏,其2h濕強度和干強度都是低的。對于170℃煅燒的石膏,無論從顆粒的晶體形貌還是凝結時間、強度上都比較突出,而180℃煅燒的熟石膏,雖然在強度等方面與170℃煅燒的產物相差不大,但是考慮到水漿比過大和能源等因素,宜選擇在170℃溫度下煅燒處理脫硫石膏。
適量石膏,對水泥熟料的緩凝作用一般認為是由于水泥水化時,石膏很快與C3A及Ca(HO)2發(fā)生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水化硫鋁鈣(即鈣礬石C3A?3CaSO4?Ca(HO)2,在C3A粒子表面形成包裹層,阻止了C3A進一步水化,使溶液中鋁酸鹽的溶解度降低,以致鋁酸鈣的水化產物不能分離出來。這樣,對凝結時間起決定作用的將不是C3A,而是反應較慢的C3S膠體溶液自身濃度的增大,從而延緩了水泥的凝結時間。石膏在水泥中成分雖然只占到3%左右甚至更少,但是卻在水泥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以下從急凝和假凝來分析石膏對水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