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顯微鏡的目的是將微小的物體放大
顯微鏡的目的是將微小的物體放大。所以,對于物鏡來說,應該使物距放在物鏡的一倍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為了看清物體,物距就不能太大。同時,物鏡的焦點與目鏡的焦點是重合的,經物鏡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實像必位于物鏡的兩倍焦距以外,而為了讓該像落在目鏡的焦距以內,所以,目鏡的焦距就必須大于物鏡的焦距,這也是顯微鏡目鏡的焦距應該大于物鏡的焦距的原因。
物理學的這些革命件,引起了顯微鏡科學技術的革命
物理學的這些革命件,引起了顯微鏡科學技術的革命。德國科學家魯斯卡和克諾爾想到,既然“一切實物粒子都具有波動性”,那可以用電子束代替光作為顯微鏡的“光源”。電子與光子一樣,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而電子的波長比光的波長短得多,利用電子束照射樣品,就能分辨樣品更微小的細節(jié)。1932年,他們研制出臺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達到12000,超過了光學顯微鏡。這一年魯斯卡年僅26歲。1939年,在魯斯卡主持下,西門子公司制造出世界上臺實用的電子顯微鏡。如今,電子顯微鏡的工作電壓高達100萬伏,有效放大倍數(shù)高達100萬倍。電子顯微鏡完成了顯微技術的一次革命,因此魯斯卡獲得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一半,另一半由研制出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賓尼希和羅雷爾分享。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魯斯卡已經是80歲的耄耋老人了,離他去世僅僅兩年。
數(shù)字顯微鏡令供應商和制造商能夠分享和討論他們的發(fā)現(xiàn)
數(shù)字顯微鏡 在汽車行業(yè)中,數(shù)字顯微鏡令供應商和制造商能夠分享和討論他們的發(fā)現(xiàn),尤其是要更換當前組件或引入新組件時,因此備受重視。 數(shù)字顯微鏡是一種無目鏡光學顯微鏡,它直接在顯示器上顯示圖像。數(shù)字顯微鏡設計出眾,功能多樣,大小零件都能輕松觀察。它們可用于觀察各種材料,從體積較大、結構簡單的零件 (例如,輪胎和內板) 到體積較小、復雜精密的多組件零件 (例如 微電子器件),均能輕松應對 。
儀器專為快速檢驗而設計
儀器專為快速檢驗而設計,尤其是新一代的數(shù)字顯微鏡,還可以輕松記錄結果和創(chuàng)建報告,便于以后根據需要隨時調閱。此外,數(shù)字顯微鏡還可以制定多套標準分析方法和報告模板,無論由任何人執(zhí)行操作,獲取的結果都能進行比較。 如 Leica DVM6 3D超景深顯微鏡等系統(tǒng),可以針對多名用戶使用同一數(shù)字顯微鏡進行不同應用的操作,對多個用戶配置文件進行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