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示出本自控行程鍋筒數控鉆床實施例鉆削動力頭的結構。
鉆削動力頭由鉆削頭和液壓滑臺組成,鉆削頭由電機(1)、減速箱(2)、鉆頭(3)等組成,而液壓滑臺由油缸(8)、前導向套(7)、后導向套(11)、平臺(5)、導軌(9)、彈簧(10)以及調節(jié)螺栓(12)等組成。油缸(8)可以沿前、后導向套(7、11)作微小的軸向移動,移動距離為S,彈簧(10)頂緊油缸(8)的后端,以便在不鉆孔時使油缸(8)缸體前端蓋的臺肩頂緊前導向套(7)的后端面,而缸體后端蓋的臺肩與后導向套(11)的前端面留有間隙S。電機(1)通過減速箱(2)給鉆頭(3)提供鉆削動力,液壓滑臺則為鉆削頭提供推進動力,推進過程中行程是自動控制的,其控制過程是這樣的油缸活塞桿(6)推動平臺(5)及其上安裝的鉆削頭沿導軌(9)滑動,當鉆頭(3)未接觸工件時阻力很小,故彈簧(10)的彈力足以支撐油缸前端蓋的臺肩靠緊前導向套(7)的后端面,而不致后退,此時設為快進速度;當鉆頭(3)接觸工件后,由于外部軸向阻力增大,鉆頭(3)不能前進,而此時油缸(8)后腔油壓繼續(xù)增大,迫使油缸(8)缸體克服彈簧(10)的壓力而后移一段距離S,缸體后端蓋的臺肩緊靠在后導向套(11)的前端面上,借缸體后移距離S,使電氣控制線路發(fā)出缸體后移訊號,通過液壓系統(tǒng)改變油缸(8)后腔進油的流量,(電氣控制線路和液壓系統(tǒng)在圖中略),從而降低進給速度,即鉆削頭由快進自動轉換為工進;當鉆透工件后,由于鉆頭前部失去外部軸向阻力,彈簧(10)又推動油缸缸體前移一段距離S、復位,由電氣線路發(fā)出缸體復位訊號,控制液壓系統(tǒng)改變油缸進油方向和流量,從而使鉆削頭快速退回。調節(jié)螺栓(12)裝配于后導向套(11)后壁的螺孔內,用來調整彈簧(10)的壓力。由于在整個鉆削過程中,鉆頭的工進行程并不是事先設定的確定值,而完全由鉆頭接觸工件時阻力變化來決定,故將這種工作方式稱之為自控行程。
對于加熱爐領域鍋筒打孔機器設備精心策劃產品研發(fā)的髙速鍋筒鉆床
高精密
高速運行數控機床鉆床楷模
龍門移動式數控機床鍋筒鉆床,通稱龍門移動式鍋筒鉆床。替代人力畫線,進一步提高了孔的部位精密度和鉆削,完成打孔自動化技術。
龍門移動式數控機床鍋筒鉆床由基座、龍門、數控分度頭、鉆削頭、豎直直線模組、鍋筒管支撐架、夾壓液壓缸、銑面與制冷、全自動潤化及其液壓傳動系統(tǒng)、氣動控制閥和電路系統(tǒng)等構成。
關鍵優(yōu)點:
1、鍋筒鉆龍門:
龍門選用電焊焊接框架剪力墻雙側同歩驅動器設計方案,精準定位準,高精度,鉆削時龍門與床體卡緊,降低振動。提升 龍門挪動精度等級X軸選用光柵尺檢驗意見反饋,完成全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
2、鍋筒鉆回轉工作臺
選用BT50(7:24)內冷剛度髙速精細主軸,可考慮髙速中重型鉆削。主軸轉速比30~3000r/min,軸管理中心出水出水作用可提升 鉆削生產加工,完成深孔加工和維護數控刀片減少應用成本費。
GT1715A/3型龍門移動三主軸軸承數控機床爐墻刨床由底座、龍門、數控分度頭、鉆削頭、豎直直線模組、鍋筒管支撐架、夾壓油缸、銑面與制冷、全自動潤化及其液壓傳動系統(tǒng)、氣動控制閥和電路系統(tǒng)等構成。
2、底座是數控車床的結構件。采用焊接鋼構造,經熱時效性去地應力解決,具備不錯的剛度和可靠性。底座底邊上滿布很多可調式路基螺絲,能夠 便捷的調節(jié)確保底座上滑軌面的平整度和平行度。
3、龍門采用電焊焊接框架剪力墻,龍門豎向挪動(X
軸)采用固定不動在底座上的兩根高承載能力65
號直線滑軌副導向性,推動采用AC
交流伺服電機經高精密減速機及消隙齒條副,并設立液壓鎖緊設備,當驅動電機轉停時卡緊油缸夾持,使龍門在底座上能鎖住。確保X
軸高的精度等級和迅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