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鵝苗在水里浮游時,應逆水放牧,便于尋食;在有風氣候放牧,應逆風跋涉,避免鵝苗毛被風吹開,使鵝苗體受涼。青年鵝苗比晚年鵝苗害怕、生動,當跋涉途中出現(xiàn)新的阻礙,或驅(qū)趕到新的放牧場所,或更新放牧路途時,常常緊張地張望而不敢跋涉,這時要用竿尖分出走在前頭的少部分鵝苗子作為“頭鵝苗”,把竿尖指向要去的路途,“主棒”隨頭鵝苗跋涉,頭鵝苗見主人隨同,就會一往無前,后邊的鵝苗群就會跟然后上,大群鵝苗子就不會走散。
云南兄弟聯(lián)盟禽業(yè)有限公司坐落于美麗的春城—昆明,公司養(yǎng)殖品種有朗德鵝,三花純種白鵝,皖西白鵝,霍爾多巴吉鵝,獅頭鵝,黑番鴨等為主,所孵化的鵝苗、鴨苗質(zhì)量好,成活率高,長速快,抗病能力強,深受廣大客戶,及養(yǎng)殖戶的喜愛和信認!
鵝開食時將精料撒在草席或棕色塑料布 上,任雛鵝啄食,然后再喂切碎的青飼料。這樣可保證雛鵝吃 到足夠的精料,防止因貪食青飼料引起拉稀,或因精料不足影響長勢。
開食1個小時左右健康雛鵝基本都能吃飽,將 打蔫、溜邊、未采食的弱雛挑出,單獨飼養(yǎng)。這些弱雛要飲用 4%百病消水,或用其滴鼻,每只鵝滴2滴,每天2次,再將 育雛溫度提高1~2T,能達到使其采食的目的。每天至少喂 6~8次(夜間喂2~3次)。
鵝苗放牧時, 雛鵝行覓食,可不喂沙礫。4~10日齡,雛鵝體內(nèi)的蛋黃已 被全部吸收,體內(nèi)水分減少,鵝體比出殼時稍小,羽毛緊貼,俗稱“收身”。這個階段消化能力增強與采食量增加,以后隨 雛鵝日齡的增加,可逐漸加大青飼料喂量(詳見表7)。盡量 利用本地所產(chǎn)飼料,力求多樣化,保證各種營養(yǎng)完全、平衡, 使鵝的生長潛力充分發(fā)揮出來。青飼料以種草養(yǎng)鵝為經(jīng)濟, 可以降低養(yǎng)鵝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