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而喝酒必備的下酒菜,除了雞鴨魚肉等葷菜之外,嘎嘣脆的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嘎嘣脆小吃易讓人想起花生,一小蝶花生,都能喝上二兩酒,似乎成為標(biāo)配。殊不知,作為各種花生小吃的“前輩”,在我國傳統(tǒng)下酒菜里,還有一道經(jīng)典的小吃,不僅香脆可口,歷史悠久,就連價格都不足花生的一半。不賣關(guān)子了,這里說的就是蠶豆。說實話,作為還算年輕的一代,喝酒首先想到的還是油炸花生。
前幾天朋友送我一些蠶豆,她的母親自己種的,拿來之后一直琢磨著怎么吃。在我老家蠶豆比較受歡迎的兩種做法是油燜蠶豆,和蠶豆雞蛋湯,而在婆家這邊蠶豆的吃法是五香蠶豆。油燜蠶豆和五香蠶豆都是連著殼兒烹飪的,成品柔軟綿香,回味無窮。而蠶豆雞蛋湯必須將蠶豆的外殼剝?nèi)?,這樣鮮嫩的蠶豆瓣用來燒雞蛋湯,或者炒雞蛋都是鮮香無比。朋友送來的蠶豆是鮮嫩的,結(jié)果被我放在冰箱冷藏了兩天,放老了,趕緊給母親打電話讓她幫忙支招。
還會趕在蠶豆下市前,去市場上買來許多,一次性煮好,用樂扣盒裝起來,放冰箱冷凍室保存。在沒有蠶豆的季節(jié),也不用只能在腦海里憑空想象,在記憶里拼命搜尋蠶豆的味道,隨吃隨取,相當(dāng)愜意,就這樣可以吃很久。不過,自從有了大棚蔬菜,就再也不用費(fèi)盡心思地冷凍蠶豆了,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蠶豆讓我們一飽口福。蠶豆又名胡豆、夏豆、羅漢豆、倭豆。蠶豆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屬豆科植物。
小貼士:1.、蠶豆含有致敏物質(zhì),過敏體質(zhì)的有數(shù)人(男孩較多)吃了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過敏、急性溶血等癥狀,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因為體仙缺乏某種酶類所致,是一種遺傳缺陷。發(fā)生過蠶豆過敏者一定不要再吃。2、不宜食用鮮嫩蠶豆,以煮食為主。3、蠶豆性滯,不可生吃,應(yīng)將生蠶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后再進(jìn)行烹制。不可多吃,以防脹肚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