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離心泵汽蝕的處理措施
1)適當加大泵入口直徑和葉輪入口直徑,降低泵入口液體流速,降低NPSHr。或者直接采用雙吸葉輪,因為雙吸葉輪相當于兩個單吸葉輪的入口面積,同樣流量條件進口流速可降低一倍。
2)將葉片頭部背面修薄,改善葉片入口排擠,降低NPSHr;或加裝誘導輪,使液體進入葉輪前增加了一定壓力能。
3)泵選型時,遇到裝置汽蝕余量低或介質易汽化時,泵盡可能采用低轉速。
4)管路系統(tǒng)設計時,泵的吸上高度盡可能低,條件許可就采用倒灌。配管時,適當縮短吸入管長度、增大吸入管徑,在吸入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閥門、彎頭數(shù)量,以減少吸入管的管路損失。
5)泵在接近汽蝕的狀態(tài)下工作時,采用組織致密的抗汽蝕材料(銅合金、不銹鋼等)制造泵葉輪可以延長葉輪壽命。如用壓延的鋼板焊接的葉輪較鑄造的葉輪抗汽蝕能力強,也可以利用非金屬涂料采用環(huán)氧樹脂、尼龍、聚氨酯等對葉輪進行涂層處理。
6)對易汽化介質,做好管路的保溫降溫,避免所輸送的液體溫度升高。
7)泵出現(xiàn)汽蝕又無法改變其工藝條件時,可在泵入口加裝一個噴嘴,利用泵出口壓力,使其高壓液體回饋,以增大泵入口壓力,減小汽蝕的可能性。
8)泵在運行過程中,應利用泵出口閥控制流量在合理的范圍。泵偏大流量運行時出現(xiàn)汽蝕現(xiàn)象。操作中,不允許用吸入管路閥門來調節(jié)流量。
9)凝結水泵,給水泵低流量時及時檢查再循環(huán)門開啟。
10)保持較高的除氧器,凝汽器,水箱的水位,設置低水位自動停泵保護。
離心泵在額定流量下的水力效率
泵泄漏造成的損失稱為體積損失。無體積損失的泵功率與有體積損失的泵功率之比稱為泵容積效率。
機械損失
葉輪與液體之間的摩擦以及軸承和密封處的機械摩擦造成的損失稱為機械損失。機械效率一般為0.96至0.99。
水力損失
當流體流經葉輪和泵殼時,由于速度和方向的變化以及反向壓力梯度的存在,導致循環(huán)和渦流,造成能量損失,稱為水力損失。離心泵在額定流量下的水力效率一般為0.8~0.9。
PS:
1。離心泵銘牌上顯示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是以20℃清水為實驗條件,在條件下測得的值。
2。了解和掌握特性曲線中每一條曲線的含義和運行條件,注意區(qū)的范圍(=92%大值)及其應用。
因此
在一定轉速下產生的離心泵壓頭具有一定的限值。工作點的流量和軸功率取決于與泵相連的裝置系統(tǒng)的狀況(位置差、壓差和管道損失)。壓頭隨流量變化。
抽空相對應的處理方法
1、若是入口漏氣,則應停泵檢查離心泵的泄漏入口管線及法蘭。
2、若是入口堵塞,則應停泵檢查離心泵的泄漏入口管線及葉輪,進行吹掃后進行檢修。
3、若是入口壓力不夠,則應提高液面背壓。
4、若是入口介質溫度過高,則應降低介質溫度,將離心泵內蒸汽放空排凈。
5、若是入口閥未開或是閥芯脫落,則應打開閥門或換泵后進行檢修。
6、若是出口開度太大(小),則應進行適當調整各閥開度。
7、若是封油帶水,則應對封油罐進行脫水處理。
8、若是塔或容器內液面液位低,則應暫時關小離心泵出口閥門或進行停泵處理,待液面上升后恢復。
9、若是葉輪或是內磨環(huán)磨損,則應適時進行更換。
10、若是電機反轉,則應及時調整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