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棚冬棗比大田冬棗上市早15-20天左右,市場價格高,病蟲害也明顯少了,冬棗品質也提高了。冬棗大棚一個一般占地1.5到2畝,第1年建棚成本在5000元左右(塑料薄膜1100元左右,竹竿、鐵絲、檁條等4000元左右),往后每年只需更換塑料薄膜,成本是1100元左右,大棚冬棗畝產(chǎn)量為2500斤左右,平均一斤售價約為8元-10元(蕞高價能賣到20-30元),一畝地總收入約為2萬元左右,純收入約為1.5萬元左右。大棚冬棗每年都在沾化區(qū)冬棗大賽上獲獎,大棚冬棗成了客商的搶手貨,一般客商會買下整個園子的冬棗,群眾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
常食用鮮棗的人很少患膽潔石,這是因為鮮棗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余的膽固醇去轉變?yōu)槟懼?,膽固醇少了,結石形成的概率也就是隨之減少;鮮棗中富含鈣和鐵,它們對防治骨質的疏松產(chǎn)品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jīng)常的會骨質疏松,正在生長發(fā)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去發(fā)生品血,大棗對他們是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的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
溫室冬棗扣棚時間:
一般在12月下旬(外界溫度達到0℃時),開始扣棚升溫,升溫前覆蓋地膜。
溫室冬棗度管理
扣棚后逐漸升溫,一般白天20~25℃,晚上4~6℃。以后每周提溫2~3℃,
蕞高溫度控制在30℃以內;二是萌芽期,白天溫度不高于30℃,晚間不高于8℃;三是初花期,白天溫度24~28℃不超過30℃,晚間不高于15℃;四是盛花期,白天24~32℃,不高于32℃,晚間不高于16℃;五是果實膨大期,溫度在25~35℃,不高于35℃比較適宜;
六是轉色成熟期,最適溫度28~32℃,且晝夜溫差大,有利轉色增糖。此時外界自然溫度高,需要注意防高溫日灼。遇高溫樹下滴灌,樹上噴水,用水調溫。在極端高溫和強光照時段,應在12:00—16:00棚上蓋遮陽網(wǎng)或加蓋二膜。
溫室冬棗適時適度通風。通過通風調節(jié)溫室內溫度,晴天通風要緩慢開通風口,在花期更應注意早通風慢升溫。
冬棗栽培:
挖好50cx*50cm的土坑,土坑底部放好3-4cm虛土層;蕞好在栽植前幾天挖好,氧化和涼曬幾天為宜。(不需要過大或過深,以比樹根稍大為主,栽植過深棗樹反而不旺)將挖好的冬棗樹苗放在坑內埋好土,根上土層以5-8cm為宜;埋好土后,用腳將土層踩實。
澆足水,等水完全滲下以后,秋栽時:涼曬半天或更長時間,或第二天也可,然后將樹坑填平,稍微踩實,不要用太大力;春栽時,就不用填平,等8-10天第1次澆水干了時,再澆足水,一直等到棗樹發(fā)芽,長勢很好為止。
關于棗樹的移栽施肥: 在棗樹第1次移栽時,不用施肥,因為肥料濃度高會影響新移栽棗樹樹根的生長。等棗樹確定長活,發(fā)芽一段時間后,再施肥。施肥時離樹干為圓心,半經(jīng)30CM以外施肥,肥量以半把為宜,用土埋好,5--7處就可以。不易量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