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對家庭來說,不管是板式家具還是普通的實木家具,哪怕是披著“洋皮”的洋家具,幾年、十幾年后必然要重新添置。一方面其使用壽命有限,其能使用年頭一般都是個位數(shù);另一方面,家具的款型總是在不斷的更新,現(xiàn)在覺得款型非常時尚的普通家具,幾年后肯定會落伍、十幾年后必然要淘汰。
其實,印證這一點非常簡單,只要回到家里看一下就可以了:家里現(xiàn)在還有沒有十幾年前買的普通家具?如果有的話這些家具擺在家里有沒有顯得過時?
而紅木家具則不存在這種問題。明清家具在用材及藝術性方面堪稱是人類家具史i上的巔i峰,不僅不存在過時的問題,其經(jīng)典元素還一直著時尚的潮流。如果家中擺放一套用了幾十年的紅木家具,不僅不會存在落伍的問題,反而更能讓人感受到家族歷史與文化的厚重。
除了《紅木》國i標中規(guī)定的這14種“酸枝”,現(xiàn)在的紅木市場上還有很多不在《紅木》國i標中,但也被商家稱為“XX酸枝”的木頭,以下這7種為常見:
非洲酸枝(又俗稱紅貴寶,學名可樂豆木)
東非酸枝(又俗稱沉貴寶、二級黑檀,學名成對古夷)
澳洲酸枝(相思木,學名Lance wood)
南美白酸枝(學名闊變豆)
南美酸枝(學名鐵木豆)
柬埔寨黑酸枝(又俗稱高棉黑酸枝,學名毛欖仁)
非洲白酸枝(又俗稱虎斑檀,學名多小葉紅)
巴里黃檀,在木材銷售市場上,大多數(shù)俗稱枝葉、花酸枝,在家居市場上,大多數(shù)俗稱為紅酸枝,也是有俗稱為緬甸紅酸枝、緬甸酸枝(與一些地域交趾黃檀的俗稱重合)。產(chǎn)自越南地區(qū)、泰國、越南、越南、緬甸。清未民國時期期內(nèi)做為大紅色酸枝的取代用材引入中國,那時候被稱作“新紅木”。
自然,歲月如梭,當初的“新紅木”,如今早已是明代“7大老紅木”用材之一了。原材料廣泛較小,普遍的多在20多厘米上下,普遍噸價從兩萬多到4萬多,大氣料的達到5-8萬一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