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接長根據(jù)設計要求,本工程直徑≥18的鋼筋優(yōu)先采用機械接長,套筒擠壓連接技術(shù),其余鋼筋接長,水平筋焊接要求鋼筋焊接分為壓焊和熔焊兩種形式。壓焊包括閃光對焊、電阻點焊和氣壓焊;熔焊包括電弧焊和電渣壓力焊。此外,鋼筋與預埋件T形接頭的焊接應采用埋弧壓力焊,也可用電弧焊或穿孔塞焊,但焊接電流不宜大,以防鋼筋。閃光對焊閃光對焊廣泛用于鋼筋連接及預應力鋼筋與螺絲端桿的焊接。熱軋鋼筋的焊接宜優(yōu)先用閃光對焊。鋼筋閃光對焊(是利用對焊機使兩段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待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后,進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鋼筋閃光對焊工藝常用的有連續(xù)閃光焊、預熱閃光焊和閃光—預熱—閃光焊。對Ⅳ級鋼筋有時在焊接后還進行通電熱處理。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chǎn)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jié)構(gòu)中的用途進行分類:一、按直徑大小分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于22m鋼筋m)。

鋼筋與拉伸時的單向受力狀態(tài)相比,工藝性能試驗的受力狀態(tài)就復雜得多,試樣變形類型與大小則各向(軸向、徑向)不同,鋼材的組織結(jié)構(gòu)、晶粒大小、有害殘余元素含量特別是內(nèi)部和表面任何影響連續(xù)變形的缺陷如裂紋、夾雜等都可能影響和導致試驗不通過。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對于考核鋼材的質(zhì)量,可以說工藝性能試驗更為嚴格。另外鋼筋的反向彎曲試驗本質(zhì)上是一項應變時效敏感性試驗這是由于鋼水中一般都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游離氮(N),也稱殘余氮,含量過高時,可導致鋼材經(jīng)塑性變形后在室溫下脆化。此外,北京、河北、湖南、安徽、山西、山東、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也陸繼開始推廣應用。

伸長率是應力一應變曲線中試件被拉斷時的應變值,又稱延伸率,它是衡量鋼筋塑性的一個指標,與抗拉強度一樣,也是鋼筋機械性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證項目。伸長率的計算,是鋼筋在拉力作用下斷裂時,被拉長的那部分長度占原長的百分比。把試件斷裂的兩段拼起來,可量得斷裂后標距段長L1,減去標距原長L0就是塑性變形值,此值與原長的比率用δ表示,即伸長率δ值越大,表明鋼材的塑性越好。伸長率與標距有關,對熱軋鋼筋的標距取試件直徑的10倍長度作為測量的標準,其伸長率以δ10表示。對于鋼絲取標距長度為100mm作為測檢驗的標準,以δ100表示。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許偏差: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準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對于鋼絞線則為δ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