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能表歷史發(fā)展
1980年,河南地區(qū)首先提出了按峰、谷時間分段計量電能,以經濟手段促進合理、均衡、科學用電的建議,繼而開始進行了試點,通過實踐,初步摸索了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經驗。隨后,山西省利用簡易設備先后在一部分用電單位進行了聯合試點。
1982~1985年,全國許多省市和地區(qū)也相繼實行了電能分時計量及與此相適應的新的收費制度,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一些大的電網局也把它作為技術改進的重要內容和開展科學用電的重要措施之一。至此,我國己跨進了用多種電價作為輔助管理手段和控制用電負荷的國家行列。
電能表的注意事項
停電后再驗電,一定要養(yǎng)成習慣。注意斷路器不能作為隔離開關之用,即使斷路器手柄扳到關斷(OFF)的位置,斷路器的出線端也可能帶電,一定要用萬用表測量一下。
變頻器在剛切斷電源后,直流母線上也帶電,因為放電電容放電有一個過程,存在危險電壓,5分鐘后才能放電完畢。變頻器在切斷電源后不能立即送電,如果頻繁用切斷變頻器電源來起停變頻器,會損壞變頻器,可用變頻器啟停端子來控制變頻器啟動和停止。帶電部位主要是變頻器的進線端、出線端,制動單元的進線端、出線端、制動電阻器。
智能電能表優(yōu)點
以前的電表需要抄表,現在的智能電表又是怎么遠程控制的?
智能電表系統將用戶采集的信息和數據通過主站發(fā)送到終端,集控中心通過存儲模塊將用戶信息和數據存儲在終端。終端根據營銷系統中的送電參數,通過電載頻模塊采集小區(qū)用戶的電鐘數據。載頻計模塊接收到集線器的信息后,通過載潁模塊返回到終端。終端端對用戶采集的數據進行存儲。當終端根據用戶數據請求接收到營銷系統發(fā)出的指令時,終端存儲的數據通過主站的GPRS模塊進行傳輸。該模塊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析,獲取電量,之后獲取電費。
整個遠抄系統由主站、數據集中器、數據集中器和計數器軟件組成。數據利用各種儀表、NB-IOT.MBUS、RS496和LoRa無線鏈路進行數據采集和閥門、關機控制,然后將采集的數據通過無線擴展頻段鏈路傳輸到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每天將采集的數據通過GPRS定期傳輸到主站,供用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