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立德學校位于肇慶市端州區(qū)火車站西側321國道旁大洲路口處,交通I便利,校園占地面積20多畝,校內綠樹成蔭。學校設有運動區(qū)、教學區(qū)、生活區(qū),校園布局合理、錯落有致,教學設備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齊備,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1)、圈養(yǎng)教育教學區(qū),
(2)、放養(yǎng)教育教學區(qū);現(xiàn)有開設班級及課程:四年級至九年級“教育轉化”和“基礎教育”融合教育的專門班級。在工作中逐漸形成以問題為導向,對學生教育管理的認知與把握不斷清晰。擁教育資格過硬的師資隊伍36人,專任教占90%,其中具備教師資格證100%,獲得中級以上的教師資格高達90%。學校教師愛生如子,責任感強,具備大愛奉獻服務精神。
學校每周一至周六實行半工半讀,每天分別開展文體課程和技能培訓課程?!诮虒W方面,選擇性地開設小學和初中的部分文化課程,結合“問題學生” 生活I體驗與教育實際,以主題、專題的形式編寫鮮活且貼近“問題學生”實際的校本教材。
立德學校辦學的實踐證明,教師能更好勝任這項特殊工作,與教師自身個性、社會閱歷認知有關,教師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認識、處置把控也很關鍵?!鶎W校在提高教師綜合教育能力的同時,更注重發(fā)揮全員育人、環(huán)節(jié)相扣、協(xié)同作戰(zhàn)的綜合立體矯治教育作用。
發(fā)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整體教育功能。
家校聯(lián)動配合教育,學校積極做好家庭教育指導。(組織學生開展常態(tài)的誦讀活動,如精讀《成長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等,討論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撰寫讀后感等)。學校制度性地安排“周日撥打親情電話”、“周日親情見面會”或書信交流等,消除學生對家長情感上的障礙,溝通協(xié)調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家庭親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了部分學生“缺管缺愛”,或家庭教育缺位的問題。做好學生離校跟蹤教育服務。將教育延伸到家庭,積極幫助離校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困難,為一些就業(yè)困難的學生聯(lián)系工作,幫助部分學生重返普校入學。
面對真實的自己
面對真實的自己
案例介紹小吳,男,16歲,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學生。接納,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心理空間,力求使孩子的求知、成長成為其自發(fā)的內在需要。學習成績偏低,愛好各項體育運動,特別喜歡打籃球,曾是學?;@球隊的主力隊員。由于訓練時不慎傷到了腿,經(jīng)廣州三家醫(yī)院確診傷勢涉及到韌帶,因此建議他不要參加劇烈運動。這就意味著他必須離開自己非常喜愛的籃球運動。對此,他從心理上、行動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緒相當?shù)吐?,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學習成績是直線下降。而且在口頭上常常說大話,在老師、同學們面前夸下???,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學們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來越沉默。
案例分析小吳父母離異已四年,現(xiàn)住在奶奶家,軍人出身的父親由于工作較忙很少來看他,而母親又遠在廣州,因此缺乏父母的關懷。學校座落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肇慶市城區(qū),毗鄰321國道,交通I便利。同時小吳對父親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觸態(tài)度,父子關系疏遠。小吳有一愿望,希望能參加南寧市每年四月舉行的籃球比賽,但由于腿傷,他肯定是不能參賽了,愿望與現(xiàn)實的落空,讓他感到無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說大話來滿足自己的要求,但卻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小吳處于青春期年齡,因生理的變化也帶來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傷事件發(fā)生前,他曾非常喜歡班上的某一女學生,但那女學生卻不怎么喜歡搭理他,他感到苦惱,而腿傷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