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冬春灌溉后的溫室環(huán)境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此時如何進行環(huán)境的調(diào)控?
3、注意控制水溫
澆水的水溫與棚室內(nèi)的溫度不能相差5℃以上,否則易傷害蔬菜根系;
4、注意澆水后管理
冬春大棚澆水后當天,應先在中午升溫至40℃左右,悶棚1小時以提高地溫。待地溫上升后,及時通風排濕,使得棚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降到合理范圍內(nèi),確保蔬菜健壯生長;
5、注意不要按天澆水。很多菜農(nóng)習慣按天澆水,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尤其是在進入冬季后,按天澆水是造成根系發(fā)育不良、植株葉片發(fā)黃的主要原因。冬天地溫偏低,按天澆水往往澆水量較大,易造成地溫長時間偏低,根系發(fā)育不良,并且容易造成裂果、裂莖等癥狀的發(fā)生。
夏季蔬菜大棚如何降溫
夏季高溫季節(jié)怎樣降低大棚內(nèi)蔬菜的溫度。
一、從栽培管理上對耐熱性稍差的品種可采取遮陽網(wǎng),進行遮光降溫。如番茄、蕓豆、韭菜、芹菜等作物,采用遮光50%的遮陽網(wǎng)降溫?;虿扇∠虼笈锬ど纤δ嗟霓k法,用稀泥甩到棚膜上形成花陰,下過大雨再甩上一層。
二、加大放風量,將大棚底邊風口與棚頂通風口都敞開,形成空氣對流風把熱量散出去,好是在通棚前底邊風時,在棚內(nèi)側設一道迎風膜高60-80cm,下邊用土埋住,上邊與大棚膜留10-15cm寬的縫隙,揭開前邊大棚膜底邊通風時,風從迎風膜的上邊通過,即有良好的降溫效果,又不使作物受到大風的影響。
三、科學澆水,通過澆水增加棚內(nèi)空氣濕度。3-5天澆一次,每次澆水量不要太大,小水勤澆,好是隔行或隔壟澆,這樣水雖澆得勤,但是澆水量不多,既能滿足作物生長,又降低了棚內(nèi)的溫度。
四、合理追肥,隨水沖施肥料,根據(jù)作物生長勢不同追施不同的肥料,瓜類蔬菜要根據(jù)坐瓜多少施肥,即長秧又長瓜可追施魯虹15-15-15復合肥,若坐瓜較多可追施沖施肥,交替施用每次沖施量10-15公斤。若長勢中等,采瓜量不是太多,可追一次肥料,澆一次清水。
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如何調(diào)控溫濕度?促進蔬菜快速增長
1、階段—光合產(chǎn)物制造階段(日出~中午1點)這是蔬菜一天中重要的階段。是蔬菜有機營養(yǎng)的大量制造期,在這一時間段蔬菜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營養(yǎng)大概能占到全天合成量的70%。光照越強、溫度越高,葉片制造的光合產(chǎn)物就越多,因此,在管理上采取高溫管理,從日出之后,盡快把棚室溫度往上提。這一時間段建議的溫度為24℃~32℃,當然,這是一個大致的范圍,還要根據(jù)前面的溫度要求靈活掌握。以西紅柿為例,西紅柿適宜的溫度范圍為24~26℃,高不超過28℃,黃瓜、、茄子適宜的溫度是28℃~32℃等等。在這個范圍內(nèi),溫度越高越好。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溫度越高葉片老化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盡管是高溫管理,也要在一個平衡的度量之內(nèi),而不是一定就要達到上限。比如黃瓜正值收購期,可以連著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高溫管理,溫度可達到33~35℃,到了一周的時候,把溫度降下來,變成常溫管理,這樣能保證葉片不會老化的過快。2、第二階段—光合產(chǎn)物積累階段(中午1點~日落)這一時間段光照逐漸開始減弱,但只要有陽光,就會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營養(yǎng),這是蔬菜的本能,不過雖然制造光合產(chǎn)物,但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