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坐落在慈城的清道觀,始建于唐代。建成后,院內(nèi)栽了一棵唐朝柏樹,那時,柏樹尚小。不過,觀內(nèi)鑄有一口銅鐘,重數(shù)噸。銅鐘材質(zhì)純粹,鑄造精致,參音合律。
現(xiàn)懸掛于強準(zhǔn)寺正門右側(cè)。銅鐘通高50厘米,直徑35厘米,鈕高26厘米,鈕部上部鑄成蓮花狀,鈕座為蓮花寶珠,其左右各鑄出一戴冠人像,座上飾弦紋三道。鐘錘長30厘米,懸于中心。
銅鐘用鐘架懸掛,兩旁穿護(hù)以鐵鏈。
青銅鐘出土文物。大理州境內(nèi)出土的古青銅鐘,有祥云大波那鐘一件和祥云檢村鐘兩件。
鐘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是帶高的筒形紐,鐘的下口兩邊突出如月牙形;另一種上端的紐是扁的,有的紐作伏獸形,鐘下口是平的。一般鐘的花紋兩邊相同,每邊大率有六排(每排三個)共十八個突出的乳。乳的形狀有突出如柱的,有突出作螺旋形的。有"乳"的點綴,是鐘區(qū)別于鉦、饒、鐸、鈴等的特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音階、音律的認(rèn)識日漸完美,作為樂器的銅鐘的制作也越來越精致,鐘的家族逐漸發(fā)展出鐃、鉦、镈、鐸、鈴等種類,它們的杰出代表的將若干個不同振動頻率的扁鐘組合在一起的編鐘,制作精美,擁有的藝術(shù)價值高。
蒙自市新安所有一口明朝時期的大銅鐘,掛在城門上,每天早晨都有人敲鐘報時??谷諔?zhàn)爭時期,大鐘成了警報器,敵機來時敲鐘讓大家躲飛機,等敵機走后再敲一次鐘告之平安。
大鐘的用途且不說,來說說大鐘的故事吧。傳說新安所人到外地收功德鑄鐘,錢多的收起來,錢少的看不起就不要。有一天,走到一位老奶奶家,說明來意,老奶奶孤苦伶仃,家里一樣值錢的東西都沒有,拿哪樣捐功德呢?老奶奶找遍家里的旮旮旯旯,都沒找到可以捐的東西,看到戴在身上的圍腰上墜著一文銅錢,毫不猶豫地摘下那文銅錢,雙手遞給收功德的人,收功德的人看都不看老奶奶一眼,隨手把錢收起來,出門后就把銅錢丟到田里。
等到鑄大鐘時,大鐘正中心始終有一個洞,不管怎樣補都補不起來。啊呀!收功德的人這時才想起來,原來是差那一文錢。悔?。『薨。∏Р辉撊f不該啊,當(dāng)時為什么會這樣做。真是人在做天在望。這哪是一文錢,是老奶奶的一片心?。∪薄靶摹痹趺囱a得起來呢?
大鐘鑄好后,鑄鐘的師傅要走了,就告訴新安所人,等我走兩天以后才能敲鐘,新安所人不聽師傅的話,怕師傅做得不好,要敲敲試試,師傅才走到東村就敲鐘,所以鐘聲只傳得到蒙自東村,大約3公里遠(yuǎn),如果聽師傅的話兩天才敲鐘,鐘聲跟著師傅走,鐘聲就會傳得更遠(yuǎn)。
故事告誡后人,做人不要嫌窮愛富。做人要講誠信,要相信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