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當前情況下,技術的進步以及跨國公司的運營,中歐班列是國際供應鏈的一種新形式,國家層面的協(xié)商是因為可以創(chuàng)造出便利的邊際條件,比如通關便利,以及國際聯(lián)運單的統(tǒng)一,或者對物流基礎設施加大投入。中歐班列相較于海運來說的是極為時效。國內客戶一般對班列的操作流程較少關注,很多時候只需清楚運費以及時間;歐洲的客戶則渴望知道每一個細節(jié),班列發(fā)車后,客戶需要每天收到報告,了解貨物的詳情以便合理地安排生產計劃,因為如果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也是客戶更愿意為服務買單的原因。
中國中歐班列到莫斯科
列車在每一個技術停留站??繒r,除了進行列車檢修,更換車頭司機等工作外,車站工作人員還將對每一個裝載的集裝箱進行檢查,如果發(fā)生意外開箱、破損、箱封脫落等事件,車站將時間通知貨主及近的海關人員,以對意外開箱的集裝箱內貨物進行核實檢查。
這個過程被稱作“押車(Convoy)”,亦或“安?!?,而所謂押車費(Convoy Fee)即來源于此。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個站點都具備操作集裝箱的技術條件,如部分站點并不配備龍門吊或正面吊等集裝箱操作設備。這種情況下,集裝箱將被送至沿途下一個就近的集裝箱操作站點進行檢查。
俄羅斯鐵路體系高度發(fā)達,但是集裝箱水平低,集裝箱運輸排班占比僅為2%。因此并非每一個車站都如后貝加爾站那樣配備了可以操作集裝箱的龍門吊及正面吊。
中國到德國鐵路運輸
中歐班列成功開行。該班列從重慶團結村站始發(fā),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杜伊斯堡站,全程約11000公里,運行時間約15天。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繼太平洋、印度洋兩大出??诤?,打通了中國西南經中亞、東歐直達歐洲的陸路通道,對內陸乃至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鐵路火車站與海運港口一樣,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海港或者是大的集裝箱碼頭,鐵路貨運火車站也一樣,只有少數(shù)火車站能提供集裝箱貨物運輸服務,像德國的杜伊斯堡是鐵路運輸比較成熟的火車站,基礎設施完善,擁有比較大面積的海關監(jiān)管倉庫,集裝箱起吊與集裝箱拖車,火車場站有足夠多的熟練操作員工。能為大量從中國“一帶一路”中歐班列車員 火車運過來的貨物提供及時完善的鐵路運輸服務。
隨著中老高鐵、匈塞鐵路等海外工程的落地實施;馬新高鐵、中泰高鐵等海外項目的陸續(xù)推進,中國高鐵“走出去”戰(zhàn)略實現(xiàn)了預期目標。據中國鐵路建設機構統(tǒng)計,截至2017年底,83%擁有鐵路的國家和地區(qū)都在使用中國的鐵路產品。德國鐵路并不僅僅是尋求購買中國高速列車,其實這是它們尋求供應多元化的一部分。德國鐵路與德國聯(lián)邦簽訂了有關協(xié)議協(xié)議,從2015年到2019年,將花費280億歐元來升級德國鐵路,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蛋糕。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執(zhí)行,它們計劃突破本土采購的傳統(tǒng)模式,將供應商擴展至
首列班列主要客戶有友達光電、LG、三星、DHL等。由于“蘇蒙歐”首列“五定班列”運輸?shù)闹饕侵惦娮赢a品,除了鐵路運輸本身的安全優(yōu)勢外,承運方還針對該專列提供額外的安全服務:起運地對該專列貨柜實施24小時監(jiān)控及安保值守;專列車廂不經停、不解編,整列出境,全程可控;專列在俄羅斯全程使用別押運并安裝GPS監(jiān)控裝置;境外所有重裝站都安排人員對專列貨物進行安全監(jiān)察;運輸中貨物損壞、或滅失等風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