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氣門彈簧鎖緊裝置
氣門彈簧裝在氣門桿部外邊,其一端支承在汽缸蓋上,而另一端靠鎖緊裝置固定在彈簧座上。氣門彈簧鎖緊裝置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種氣門彈簧鎖緊裝置為鎖片式鎖緊裝置。該裝置的氣門桿尾部有凹槽,分為兩半的錐形鎖片卡在凹槽中,鎖片錐形外圓與彈簧座錐孔配合,在彈簧的作用下使鎖片不致脫落。這種氣門彈簧鎖緊裝置應用為普遍。
第二種氣門彈簧鎖緊裝置為鎖銷式鎖緊裝置。該裝置在氣門桿尾部鉆有小孔,在孔內(nèi)可插入一根鎖銷,鎖銷兩端露出在氣門桿外。彈簧座先放入氣門桿中。當鎖銷插入孔中后,再將彈簧座提起,鎖銷即卡在彈簧座的凹槽中不致跳出。
第三種氣門彈簧鎖緊裝置為鎖環(huán)式鎖緊裝置。該裝置在氣門桿尾端制出錐面,大端靠尾部。在一般情況下,軸瓦刮好后要保留1~2個墊片以便內(nèi)燃機工作一段時間后對軸瓦的松緊度進行調(diào)整。彈簧座內(nèi)孔也做成錐面。為了能使彈簧座裝入氣門桿中,在彈簧座上銑有寬度略大于氣門桿直徑的缺口。氣門桿尾端加粗后,氣門導管如為整體,則氣門無法裝入氣門導管,因此必須分為兩半。顯然這種結構在制造和裝配方面都比較麻煩。
消聲器
內(nèi)燃機排出的廢氣在排氣管中流動時,由于排氣門的開閉與活塞往復運動的影響,氣流呈脈動形式,并具有較大的能量。如果讓廢氣直接排入大氣中,會產(chǎn)生強烈的排氣噪聲。消聲器的功用是減小排氣噪聲和消除廢氣中的火星。
消聲器一般是用薄鋼板沖壓焊接而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降低排氣的壓力波動和消耗廢氣流的能量。
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①多次改變氣流方向;
②使氣流多次通過收縮和擴大相結合的流通斷面;
③將氣流分割為很多小的支流并沿不平滑的表面流動;
④降低氣流溫度。
KTA19基本型柴油機的消聲器,它是多腔膨脹共振型(在膨脹筒圓周充填有吸聲的超細玻璃纖維),在標定工況下可使噪聲下降約為30dB(A)。
凸輪軸軸承的修配
凸輪軸軸承與軸頸的配合間隙,一般為0.03、0.07mm,不得超過0.15mm。超過0.15mm時,則應修理或更換。
在大修內(nèi)燃機時,凸輪軸軸承一般都要重新修配。軸承的修配方法和曲軸軸承一樣、用的有搪配和刮配兩種方法。由于刮配的方法不需要專用設備,因此,在一般修理單位采用。刮配的具體步驟如下。
①根據(jù)凸輪軸軸頸的修理尺寸,選擇同級修理尺寸的軸承。
② 刮配。刮配后軸承內(nèi)徑的尺寸應相當于:軸頸尺寸 軸承與軸頸的配合間隙(一般為0.03~0.07mm) 軸承與座孔的公盈量(一般為0.015~0.02mm)。
刮配軸承時,其刮削厚度應盡量均勻,保證刮削后的軸承與座孔以及各軸承的中心線、,在軸承未壓入座孔前,應與軸頸試配,其配合應稍有松動;而當在軸承與軸頸之間過以厚薄規(guī)(其厚度等于軸承與座孔的公盈量 軸承與軸頸的配合間隙),拉動軸承應稍有阻力為合適。凸輪軸與正時齒輪凸輪軸是氣門傳動組的主要零件,氣門開啟和關閉的過程主要是由它來控制。因為,將軸承壓入座孔后,由于軸承變形,內(nèi)徑縮小,一般來說內(nèi)徑的縮小尺寸當于軸承與座孔的過盈量,所以,這樣可以基本達到所需的配合間隙。
③將軸承壓入座孔內(nèi),壓入時應對準軸承,防止把軸承打毛。
④將凸輪軸裝入軸承內(nèi),轉(zhuǎn)動數(shù)圈,試看接觸情況,并加以適當修刮,要求其接觸面較好。檢驗其配合緊度的經(jīng)驗方法是:用手扳動正時齒輪,凸輪軸能轉(zhuǎn)動靈活,沿徑向移生凸輪軸時,應沒有明顯的間隙感覺。
輸油泵
輸油泵的功用是保證低壓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動,克服柴油濾清器和管道中的阻力,并以一定的壓力向噴油泵輸送足夠的柴油。
柴油機所采用的輸油泵有活塞式、內(nèi)外轉(zhuǎn)子式、滑片式和膜片式等多種。在中小功率柴油機中常用活塞式輸油泵,活塞式輸油泵又稱柱塞式輸油泵。凸輪軸通常采用齒輪驅(qū)動,齒輪裝在凸輪軸前端,與曲軸上的齒輪直接或間接嚙合,稱為正時齒輪?;钊捷斢捅弥饕苫钊?、推桿、出油閥和手油泵等組成。用于推動活塞運動的偏心輪通常設在噴油泵的凸輪軸上,因此輸油泵常和噴油泵組裝在一起。
柴油機工作時,噴油泵凸輪軸由曲軸驅(qū)動旋轉(zhuǎn),偏心輪即隨之轉(zhuǎn)動。根據(jù)各凸輪的相對位置和凸輪軸的旋轉(zhuǎn)方向,即可判斷發(fā)動機的發(fā)火次序。當偏心輪凸起部分高點向推桿位置轉(zhuǎn)動時,推桿被推動并使活塞移動壓油,同時壓縮活塞彈簧。由于活塞前端油腔中的柴油壓力提高,進油閥在壓力作用下關閉,出油閥被推開,該油腔中的柴油經(jīng)出油閥和上出油道流入活塞靠推桿一端的油腔內(nèi)。
當偏心輪繼續(xù)轉(zhuǎn)動,使凸起部分高點逐漸遠離推桿時,柱塞彈簧推動活塞和推桿回行,這時活塞后端油腔的油壓升高而前端油壓下降,出油閥關閉,活塞后端油腔中的柴油經(jīng)上出油道流向噴油泵。缺點是傳熱條件差,加工要求高,氣門座圈如工作時松脫則會造成事故。進油閥6被推開,由柴油箱或者柴油濾清器來的柴油,經(jīng)進油道流入活塞前端油腔,使油腔充滿柴油,至此,活塞式輸油泵就完成了一次壓油與進油的過程。
由于柴油由輸油泵流向噴油泵是依靠彈簧推動活塞而壓出的,因此輸油壓力由彈簧彈力所決定而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活塞往復運動時,當活塞運動到前端,也即彈簧受到大壓縮時的變形量,取決于偏心輪的偏心距(工作中是不可改變的)。柴油機工作時,空氣經(jīng)紙質(zhì)濾芯濾清后,從接管沿進氣管被吸入汽缸?;钊嘶氐胶蠖说奈恢?,則為彈簧彈力與活塞后端油腔中油壓相等時的位置。當噴油泵需要的柴油量大時,由輸油泵后端油腔中流出較快,活塞沖程較長。當柴油機負荷減小,需要的油量減少,活塞后端油腔中柴油流出較少,油壓相對升高,活塞后退的沖程就短。因此這種輸油泵可保持輸油壓力一定,而輸油量則可根據(jù)需要而改變。
輸油泵上還裝有手油泵,其作用是在柴油機尚未工作時,由人工用它來向供油系統(tǒng)內(nèi)壓油,以排除油道中的空氣。使用時,先提起手油泵活塞,進油閥開啟,柴油即流入手油泵油腔內(nèi)。(2)凸輪軸和正時齒輪失效的原因分析凸輪軸的結構特點(長而細)和工作特點(周期性的承受不均勻的負荷),促使它在工作中發(fā)生軸頸和軸承的磨損,失圓和整個軸線的彎曲。然后將活塞壓下,使進油閥關閉而出油閥開啟,柴油經(jīng)過出油閥流向噴油泵和各油道中去。使用完畢,應將手柄上的螺塞旋緊,以免柴油機工作時,空氣進入供油系統(tǒng)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