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歷史的長河里,少不了古建筑的流傳,每一個古建筑都是歷史文化的見證和傳承。而對于斗拱來說,古建筑是無法離開斗拱的,斗拱也是依偎著古建筑。斗拱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它的結構意義,將中華傳統(tǒng)工藝藝術與科學的縝密恰恰融合為一體。在很多斗拱廠家眼中,斗拱不僅僅是一種木質建筑材料,更是對古人建筑文化的繼承,稱得上是古老的藝術傳承。
除了斗拱的顏值之外,對于它“有趣”的內在也是非常有意思。在這之前,我們說過了斗拱的抗震性和力學原理,小小的木頭居然比鋼筋水泥還能抗住重力,在古代,不像現(xiàn)在一樣科技那么發(fā)達,那時候沒有膠水、鐵釘?shù)葨|西固定住,就僅僅靠木頭與木頭之間的嵌合,就成了牢不可摧的斗拱。對于古人的智慧結晶,如果沒有他們的設計,那恐怕很難有現(xiàn)在古建筑的存在。
其實早在唐朝時期,斗拱的建筑特點就遠近聞名了,因為斗拱的發(fā)展早就已經(jīng)成熟,因此也延傳到日本,所以大家看到很多日本建筑時,其實都是中國古建筑的淵源。在建筑設計師的眼中,斗拱是具有靈性的,無論是古建筑還是仿古建筑,都離不開斗拱的需要,同時在文化長廊中,斗拱也是非常具有文化性,在詩人的筆下,斗拱不僅具有萬種風情,又是大氣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