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污染還有一種常用的高煙囪稀釋法。50年代-60年代,歐洲工業(yè)發(fā)展迅速,一時找不到適用的治理技術,又不能污染城市,就產生了高達幾百米的煙囪,利用高空氣流擴散快的特點,使氣體污染物得到稀釋。這種方法至今仍廣泛使用,如德國的魯爾工業(yè)區(qū)利用歐洲多南風的特點,通過高度200米-300米的煙囪, 可以把廢氣擴散到2000千米以外。美國、日本一些大型企業(yè)也常采用這種辦法來逃避對環(huán)境保護的責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大氣污染工業(yè)廢氣處理辦法主要有干法、濕法、過濾和靜電4類,常用的就是袋式除塵器(過濾)、旋風式除塵器(干法)、泡沫除塵器(濕法)等。隨著對除塵效率要求的提高,靜電除塵也逐步開始使用起來。比較好的有機廢氣處理方法是催化氧化凈化系統(tǒng),廢氣處理設計周密、層層凈化過濾廢氣,效果較好。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因此越接近地面含氧量越低,從節(jié)能方面來考慮,將新風系統(tǒng)安裝在地面會得到更好的通風效果。從地板或墻底部送風口或上送風口所送冷風在地板表面上擴散開來,形成有組織的氣流組織;并且在熱源周圍形成浮力尾流帶走熱量。由于風速較低,氣流組織紊動平緩,沒有大的渦流,因而室內工作區(qū)空氣溫度在水平方向上比較一致,而在垂直方向上分層,層高越大,這種現(xiàn)象越明顯。由熱源產生向上的尾流不僅可以帶走熱負荷,也將污濁的空氣從工作區(qū)帶到室內上方,由設在頂部的排風口排出。底部風口送出的新風,余熱及污染物在浮力及氣流組織的驅動力作用下向上運動,所以地送風新風系統(tǒng)能在室內工作區(qū)提供良好的空氣品質。地送風雖然有一定的優(yōu)點,但也有其一定的適用條件。一般適用于污染源與發(fā)熱源相關的場所,且層高不低于2.5m,此時污濁空氣才易于被浮力尾流帶走;對房間的設計冷負荷也有一個上限,研究表明,如果有足夠的空間來大型送風散流裝置的話,房間冷負荷可達120w/㎡,房間冷負荷過大,置換通風的動力能耗將顯著加大,經濟性下降;另外地送風裝置占地、占空間的矛盾也更為突出。由此可見,根據(jù)新風系統(tǒng)安裝環(huán)境的不同,選用的新風系統(tǒng)也會有些差異,只有選擇適合自家的新風系統(tǒng),才能達到好的交換空氣效果。正壓送風,其原理主要是直接通過動力把風送進居室內。據(jù)專家介紹,這種系統(tǒng)從理論上說沒有什么太大問題,但是它的對流性較差。 [2] 而另一種形式負壓通風,則是通過排風機吸風,把室內的空氣抽出部分,導致室內空氣壓力小于室外氣壓,外界空氣在大氣壓壓力下,自動進入空間,從而在空間內形成定向、穩(wěn)定的氣流帶。其特點主要是氣流定向、穩(wěn)定,與外界貫通而不是在空間內的內循環(huán)。氣態(tài)污染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鹵氧化合物等。


廢氣處理
廢氣處理設備有哪些?
一、吸收型廢氣處理設備:吸收法采用低揮發(fā)或不揮發(fā)性溶劑對VOCs進行吸收,再利用VOCs和吸收劑物理性質的差異進行分離。含VOCs的氣體自吸收塔底部進入塔內,在上升過程中與來廢氣處理設備自塔頂?shù)奈談┠媪鹘佑|,凈化后的氣體由塔頂排出。
二、燃燒及催化凈化設備:其原理是用過量的空氣使這些雜質燃燒,大多數(shù)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可以排放到大氣中。但當處理含氯和含硫的有機化合物時,燃燒生成產物中HCl或SO2,需要對燃燒后氣體進一步處理。
三、吸附型廢氣處理設備:吸附處理廢氣時,吸附的對象是氣態(tài)污染物,氣固吸附。當吸附進行一段時間后,由于表面吸附質的濃集,使其吸附能力明顯下降,需要吸附劑的再生。因此在實際吸附工程中,正是利用吸附一再生一再吸附的循環(huán)過程,達到除去廢氣中污染物質并回收廢氣中有用組分。1、氣速(30~60)m·h的條件下操作時,低濃度甲笨廢氣凈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
四、氧化廢氣處理設備: LTAOP高ji氧化采用AOP技術處理惡臭氣體,羥基自由基在殺菌、消毒、除臭與有機物反應后,其終生成物是CO2、H2O和無害羧酸。除電耗、水耗外,不消耗其他原料,不帶來二次污染,無需二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