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日常的設計施工中,只要按照科學的方式方法去設計施工,就能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更安全、更有效地為我們服務,更及時有效地撲滅火災。在此我們有必要對其設計作出進一步的探究。本設計通過研究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現階段的應用情況來完善其主要設計參數。采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滅室內封閉空間火災時,特別要考慮到要保護防護區(qū)內人員不受到傷害,為了保證撲滅火災而要求的維護構件需要達到的強度這一基本原則。
國內外氣體滅火系統(tǒng)發(fā)展現狀:一次大戰(zhàn)前,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在國外已開始應用。它是開發(fā)應用尤其早的氣體滅火系統(tǒng),隨著應用的需要和二化碳滅火系統(tǒng)技術的成熟性,使其受到各國的重視。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全球標準化組織等都相繼制定了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的標準或規(guī)范。我國從50年代始,應用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并于1993年頒布了國標《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93-93),使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的設計有了依據。該規(guī)范僅適用于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
干粉滅火器一是靠干粉中的無機鹽的揮發(fā)性分解物,與燃燒過程中燃料所產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團發(fā)生化學抑制和負催化作用,使燃燒的鏈反應中斷而滅火;二是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發(fā)生化學反應,并在高溫作用下形成一層玻璃狀覆蓋層,從而隔絕氧,進而窒息滅火。盱撲救石油、有機的溶劑等易于燃液體、可燃氣體和電氣設備的初起火災。不適用在防塵區(qū)。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酸堿、清水等。二氧化碳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滅火時只要將滅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場,在距燃燒物五米左右,放下滅火器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緊握啟閉閥的壓把。對沒有噴射軟管的二氧化碳滅火器,應把喇叭筒往上扳70至90度。使用時,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屬連線管,防止手被凍致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