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歷史淵源
石灣陶塑瓦脊的燒制歷史非常久遠,據資料記載,陶塑瓦脊在唐末時期已有生產,到明清更趨興盛。前期生產的陶塑瓦脊上的裝飾圖案主要是一些花鳥、瑞獸、山水等吉祥或pi邪意義的浮雕圖案。
(4)坡層面的修繕,應符合下列要求:
1)不同規(guī)格、色澤的瓦片不得在同一坡面上混用,瓦片有缺角、裂縫、砂眼、翹曲缺陷不得使用。修繕后屋面應坡度平順,瓦頭平整落榫,屋脊平直牢固;
2)屋面坡度大于30°時,瓦片應與屋面構件扣扎牢固;
3)小青瓦其他特殊材料的屋面修繕,應編制專門的修繕工藝方案。
嘉慶四年間(1799年)朝廷誅除和珅,社會上掀起反貪倡廉之風。影響所及,人們自然希望能得到像包青天那樣的清官來治理官吏。便把木頭刻成包青天像,在此建起包相府。
2)屋面的建筑樣式,建筑細部的用料、材質、規(guī)格、色彩,應按原樣修復,保持建筑的原有風貌。
(3)應改善或消除因用料或構造不當,存在的固有缺陷。包括如下內容: 1)坡屋面的無屋面板及卷材防水層的,應增設屋面板和防水層、改善隔熱防水構造;
2)平屋面上的增搭建,應清除處理,應增添或改善隔熱層、防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