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混凝土 (建筑材料) 編輯 討論8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tǒng)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其表觀密度是300~1000Kg/。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jīng)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
5000年前的凌家灘人不是只會簡單的搭建屋舍,事實證明,當時的凌家灘人已懂得“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墻”的建筑工藝,這和如今的鋼筋混凝土非常相似。工作人員說,原始先民要用經(jīng)過火燒過土作為房基槽與墻體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內(nèi)用木棍作為墻體的支撐柱,然后填埋紅燒的土塊,并在墻體兩側表面敷上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還可能用蘆葦桿加固。和易性是一項綜合技術指標,包括流動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個主要方面。
水灰比、水泥品種和用量、集料的品種和用量以及攪拌、成型、養(yǎng)護,都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炷涟礃藴士箟簭姸龋ㄒ赃呴L為150mm的立方體為標準試件,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養(yǎng)護28天,按照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具有95%保證率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劃分的強度等級,稱為標號,分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個等級。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無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絲網(wǎng)水泥、纖維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
是用陶粒、浮石、碎磚、礦渣等作為集料配制的。按使用功能分類結構混凝土、保溫混凝土、裝飾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藝分類離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漿混凝土、噴射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擠壓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無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絲網(wǎng)水泥、纖維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禁止使用過期水泥和受潮水泥水泥存放期超過三個月者稱為過期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