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齒輪減速箱發(fā)熱是什么原因?
齒輪減速箱發(fā)熱容易導致馬達、電機燒壞;為了不必要的損失,操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盡量齒輪減速箱發(fā)熱燒毀;如何應該先找出發(fā)熱的原因來,如下幾點請考慮:
(1) 當氣溫下降時,正常齒輪減速機的溫升會稍許減少,這是因為繞組電阻R下降,銅耗減少。
(2) 氣溫變化對大型齒輪減速機和封閉齒輪減速機影響較大。
(3) 空氣濕度
齒形有多種形式,其中以漸開線齒形為常見。漸開線齒形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兩大類,即成形法和展成法。
1.銑齒 采用盤形模數(shù)銑刀或指狀銑刀銑齒屬于成形法加工,銑刀刀齒截面形狀與齒輪齒間形狀相對應。此種方法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均較低,僅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chǎn)。
2.成形磨齒
也屬于成形法加工,因砂輪不易修整,使用較少。
3.滾齒
屬于展成法加工,其工作原理相當于一對螺旋齒輪嚙合。齒輪滾刀的原型是一個螺旋角很大的螺旋齒輪,因齒數(shù)很少(通常齒數(shù)z = 1),牙齒很長,繞在軸上形成一個螺旋升角很小的蝸桿,再經(jīng)過開槽和鏟齒,便成為了具有切削刃和后角的滾刀。
4.剃齒
批量生產(chǎn)中剃齒是非淬硬齒面常用的精加工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剃齒刀與被加工齒輪作自由嚙合運動,借助于兩者之間的相對滑移,從齒面上剃下很細的切屑,以提高齒面的精度。剃齒還可形成鼓形齒,用以改善齒面接觸區(qū)位置。
5.插齒
插齒是除滾齒以外常用的一種利用展成法的切齒工藝。插齒時,插齒刀與工件相當于一對圓柱齒輪的嚙合。插齒刀的往復運動是插齒的主運動,而插齒刀與工件按一定比例關系所作的圓周運動是插齒的進給運動。
齒輪的發(fā)展歷史
早在公元前350年,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文獻中對齒輪有過記錄。公元前250年左右,數(shù)學家阿基米德也在文獻中對使用了渦輪蝸桿的卷揚機進行了說明。在現(xiàn)今伊拉克凱特斯芬遺跡中還保存著公元前的齒輪。
齒輪在我國的歷史也源遠流長。據(jù)史料記載,遠在公元前400~200年的中國古代就已開始使用齒輪,在我國山西出土的青銅齒輪是迄今已發(fā)現(xiàn)的古老齒輪,作為反映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指南車就是以齒輪機構為核心的機械裝置。15世紀后半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才列奧納多.達芬奇,不僅在文化藝術方面,在齒輪技術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經(jīng)過了500年以上,現(xiàn)在的齒輪仍然保留著當時素描的原型。
直到17世紀末,人們才開始研究能正確傳遞運動的輪齒形狀。18世紀,歐洲工業(yè)革命以后,齒輪傳動的應用日益廣泛;先是發(fā)展擺線齒輪,而后是漸開線齒輪,一直到20世紀初,漸開線齒輪已在應用中占了優(yōu)勢。其后又發(fā)展了變位齒輪、圓弧齒輪、錐齒輪、斜齒輪等等。
現(xiàn)代齒輪技術已達到:齒輪模數(shù)0.004-100毫米;齒輪直徑由1毫米-150米;傳遞功率可達十萬千瓦;轉速可達十萬轉/分;圓周速度高達300米/秒。 國際上,動力傳動齒輪裝置正沿著小型化、高速化、標準化方向發(fā)展。特殊齒輪的應用、行星齒輪裝置的發(fā)展、低振動、低噪聲齒輪裝置的研制是齒輪設計方面的一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