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立刀銅關公
傳統(tǒng)觀音造型,持明珠玉凈瓶。觀音菩薩,又名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jīng)常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中,他是西方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并稱“西方三圣”。
銅關羽:關于歷史的真實人物,死后被道教封仙,與鐘馗并稱武財神。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面濃須,騎黑虎,一手執(zhí)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財神,即趙公元帥像。趙公元帥,即趙公明、趙玄壇。
趙玄壇:俗話說初五接財神,趙玄壇**尊拜,許多大大小小的商店都供奉趙玄壇財神。玄壇面似鍋底,手執(zhí)神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或許大家都有聽說過銅關公雕塑,那么大家知不知道銅關公到底是指的誰呢?銅關公中的關公一般是指關羽,關云長。關羽去世之后,在民間逐漸被人們神話,然后被人們尊稱關公。銅關公也是比較常見的道教神像雕塑,道教神像和銅佛像是不一樣的,大家千萬不要弄混了哦。
道教將關羽奉為“關圣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四帥之一。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小說《三國演義》里將關羽塑造成為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出場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jié)義,參加黃巾起義的中,而后雖然與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三米高銅關公,但仍能斬將殺敵,大顯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