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珍貴樹種的樹冠宜作少量疏剪16公分國槐樹價格表
珍貴樹種的樹冠宜作少量疏剪。
5.灌木及藤蔓類修剪應做到:
◎帶土球或濕潤地區(qū)帶宿土裸根國槐及上年花芽分化的開花灌木不宜作修剪,當有枯枝、病蟲枝時應予剪除。
◎對嫁接灌木,應將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條剪除。
◎分枝明顯、新枝著生花芽的小灌木,應順其樹勢適當強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
另外,對于國槐修剪的質(zhì)量也應做到剪口應平滑,不得劈裂。枝條短截時應留外芽,剪口應距留芽位置以上1cm;修剪直徑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時,截口必須削平并涂防腐劑。
國槐移植需要注意事項
初冬移栽國槐中,種植深度就該比春天移栽的國槐深一些,這是由于凍天溫差較低,假使移栽不深,很容易凍壞國槐根系,此外初冬國槐稍微深植也助于根系的噴發(fā),自移栽種植深度就該超出國槐出土點地方的5cm到10cm,第二年春天組合灌溉防凍水,可將表面土撥開 ,與此類似做不僅助于國槐處在凍天噴發(fā)根系,確保合格率,也一樣助于國槐處在春天抽出春芽
好多農(nóng)民自認為,秋季冬季二季國槐暫停滋長,就當下弄點好的肥料就是白費,事實上,這些看法就是錯誤的,初冬移栽國槐,施一些好的肥料是很有必要的,有不少成效,一是有效增幅地溫,助于噴發(fā)根系,二是可讓根系補給充足的對應營養(yǎng),助于春天抽芽生長。
在初冬施好肥料需要注幾點,給國槐施肥料時,要求營養(yǎng)成分決對要腐熟高溫,而秋天移栽國槐中,建議應該施用相關未經(jīng)腐熟的農(nóng)家肥,只這類農(nóng)家肥不能隨即與移栽土攙和在一起,就該施放在下面,上面掩蓋25cm上下的移栽土,與此類似的農(nóng)家肥,處在腐熟過程中,有效增幅地溫, 助于根系噴發(fā)
在初冬移栽國槐中,平時忽視了國槐的修枝工作,自認為秋季冬季國槐蒸騰基數(shù)較低,暫停修枝國槐也同樣夠合格,秋季凍天蒸騰基數(shù)雖然低相關,只得當修枝,對增幅國槐的成活率從而很有幫助的,于是移栽前的修枝是不能省的,處在修枝中,需根據(jù)國槐的生態(tài)習慣和觀摩意向來實行,疏剪和小剪共同組合,確保國槐成活的前提下,進行修枝減葉
國槐尺蠖的成蟲期防治方法
國槐尺蠖在山東泰安地區(qū)一年發(fā)生3代,以蛹在樹下淺上層中越冬,采年4月陸續(xù)化蛹,產(chǎn)樹葉上。5月上旬卵孵化,初孵幼蟲啃食葉片呈零星白點。隨著蟲齡的增加,食量劇增。修剪包括剪掉蟲病枝、交錯枝、重疊枝,使枝條分布均勻、節(jié)省養(yǎng)分、調(diào)節(jié)株勢、控制徒長、接受光照、空氣流通、從而達株形整齊、姿態(tài)優(yōu)美的目的。低齡幼蟲有吐絲下垂轉移為害的習性。5齡幼蟲成熟后,失去吐絲能力,沿樹干下行,入土化蛹。第二代幼蟲于6月孵化。第三代幼蟲8月出現(xiàn)。
成蟲期防治:
在每年4月以后,氣溫逐漸升高,國槐尺蠖成蟲進入盛期。成蟲外出后,白天潛伏在墻壁或灌木叢中,夜晚出來活動,有明顯的趨光性。根據(jù)害蟲的這一習性,園林部門專門設計制作了造型美觀、經(jīng)濟實用的燈光誘殺裝置,安放在害蟲發(fā)生較重的地段,進行燈光誘殺。1、支撐樹干,一般采用三柱支撐固定法,將國槐牢固支撐,確保國槐的穩(wěn)固,一般一年后,國槐根系恢復好方可撤除。一般情況下,每晚可誘集成蟲30余頭。在盛期,氣溫高;天氣情況良好;誘集到的成蟲更多。
低齡幼蟲期防治
5月上旬是代幼蟲孵化危害的時期。在這段時間里,要多加觀察,注意樹冠頂端和邊緣的樹葉是否有被啃食出現(xiàn)的零星白點。3、包裹樹干,為了保持樹干濕度,減少樹皮水分蒸發(fā),可用浸濕的草繩從樹干基部密密纏繞至主干頂部,外部再包一層地膜,適當?shù)卦鷰讉€孔以便透氣。若有,則表明葉片平均被害率超過5%,這時就應備好噴藥器具,開始噴藥防治。所用藥劑為:1000倍的20%的滅幼脲三號溶液、40%的高滲氧化1000倍液,或20%的菊殺乳油4000倍液,或50%鋅硫磷乳油3000倍液,進行噴霧幼蟲。噴霧要力求做到噴灑均勻,面面俱到。
幼蟲受驚嚇有吐絲下垂的習性,也可采取突然振動樹體或噴水等方式,使害蟲受驚嚇,吐絲墜落地面。然后,清掃集中收集處理。
國槐潛葉蛾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潛葉蛾屬于鱗翅目,潛葉蛾科,在華北等地均有發(fā)生。特別是對北京市行道樹、公園綠地中的國槐、龍爪槐為害性很大,常造成大量焦葉、枯葉現(xiàn)象,嚴重影響樹木光合作用和生長,有礙觀瞻。
成蟲體長2毫米左右,翅展6毫米左右,全體銀白色,有光澤,前翅頂端有星狀金紋。卵圓形、黃白色。幼蟲體長5毫米左右,黃白色。蛹長2毫米左右,椎形,胸背黑褐色,腹部黃色。繭絲質(zhì)白色,兩端各伸出2根絲帶,附著葉背、樹皮或建筑物上。
北京地區(qū)一年3代,以包在繭內(nèi)的蛹在樹枝、樹干或附近建筑物上過冬。次年4月底5月初成蟲,晴天無風的午后,多在國槐樹周圍飛翔,把卵散產(chǎn)在葉片上。5月上、中旬代幼蟲孵化,鉆入葉肉內(nèi)取食,受害部位初為稍彎曲潛道,后呈灰褐塊。
6月上旬幼蟲老熟爬出葉肉,吐絲下垂,隨風飄蕩,在葉背或枝干上作繭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蟲孵化為害。8月中旬至9月下旬第3代幼蟲孵化為害。10月老熟幼蟲吐絲下垂飄到樹枝、樹干或附近建筑物上作繭化蛹過冬。
檢查方法:先查樹枝、樹干上的白蟲繭,幼蟲初發(fā)生期檢查葉片上褪綠色的潛道。如一片葉上一蟲,則平均葉片受害率不超過20%,不影響樹木生長、觀賞和綠化功能。
防治方法如下:
于4月底5月初噴2000倍的20%菊殺乳油,殺過冬代成蟲。
于幼蟲為害期,傍晚噴4000倍的20%滅掃利乳油或1000倍的50%殺螟松乳油殺幼蟲。
于冬、春季刷除樹枝、樹干和附近建筑物上的蟲繭,消滅過冬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