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轉子與轉速的區(qū)別是什么?
選擇轉子的轉速:我們知道,一個合適的轉子才能得到一個準確的粘度值,我們在進行粘度測試的時候,可采用試誤法來選擇轉子與轉速,具體步驟為調整使粘度計的百分計標度在 20%到 90%之間或 10%到90%之間(以儀器報警界限為準),當百分計標度在這個范圍內測量精度可以得到保證。如果百分計標度超過 90%,請選擇一個較慢的轉速或較小的轉子。相反地,如果百分計標度小于10%或 20%,請選擇一個較高的轉速或較大的轉子。
頻率修正,對于國產儀器名義頻率在50Hz,而我國目前的供電頻
頻率修正,對于國產儀器名義頻率在50Hz,而我國目前的供電頻率也是 50Hz,我們用頻率計測試變動性小于0.5%,所以一般測量不需要頻率修正。但對于日本和歐美的有些儀器,名義頻率在60Hz,必須進行頻率修正,否則會產生20%的誤差,修正公式為:實際粘度=指示粘度×名義頻率÷實際頻率 轉子的清洗,測量用的轉子(包括外筒)要清潔無污物,一般要在測量后及時對粘度計清洗,特別在測油漆和膠粘劑之后。要注意清洗的方法,可用合適的浸泡,千萬不要用金屬刀具等硬刮,因為轉子表面有嚴重的刮痕時會帶來測量結果的偏差。
粘度是攪拌型酸奶生產過程中的控制項目之一,也是評價酸奶質量的重要指標,增加乳固體含量,特別是非乳固體含量對成品的粘度有明顯地影響,因為蛋白質和乳糖的增加有利于酸奶的水和作用,可增進酸奶的粘稠度。粘度良好的酸奶其非脂乳固體含量都遠高于國家標準(6.5%),一般在8.5%左右,但當乳固體含量繼續(xù)增加時(11.5%或者13.0%),酸奶的粘度并無顯著提高,相反生產出得酸奶質量較粗,缺乏滑潤的口感。在酸奶生產過程中,牛奶經過一段時間的發(fā)酵,由液態(tài)變成了凝乳狀態(tài),因此具有較高的粘度,一般攪拌型酸奶發(fā)酵結束后的粘度在4000-6000 mpa·s之間,因為原來存在于牛乳中的酪蛋白凝聚變成了凝膠狀,形成許多大的凝乳微粒,他們的直徑一般是在0.01MM-0.4MM之間。攪拌對提高酸奶的粘度有直接作用,攪拌會引起搖溶現象,從而極大地影響產品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