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溫室大棚應該如何增溫
棚外挖防寒溝。在大棚外挖深40-60厘米,寬40-50厘米的防寒溝,填入鋸末、雜草、馬糞、秸稈等保溫材料,踏實后用土封溝,以達到保溫效果。在寒流臨近時,夜間在棚四周加圍草簾或玉米秸,可提高棚溫2-3℃;也可在大棚四周熏煙,防止大棚四周熱量的散失。大棚內(nèi)采用高壟栽培。定植時可于壟上覆膜,這樣可提高地溫2-3℃。采用平畦栽培時則可加設小拱棚,來提高溫度。棚內(nèi)懸掛反光幕。在大棚后墻上懸掛涂有金屬層的塑料膜或錫紙,每隔2-3米懸掛1米反光幕,減少了墻體對熱能的吸收,可將棚內(nèi)溫度提高2-3℃,同時又增加了棚內(nèi)光照,促進了果樹、番茄等果實的著色。設立臨時加溫措施。
溫室大棚的通風管理是什么
溫室大棚的通風管理
一、拱度不同,放風口大小不一
春季風口的大小不能完全用某一個數(shù)據(jù)界定,因為溫室的結構不同,降溫的時間和速度也是不同的。拱度較大的大棚,因為棚面拱度適宜,熱氣流很容易沿大棚棚膜的上部排出,即使放風口較小,也能取得較好的放風效果。而種植年限較長的低矮老棚,因為大棚拱度較小,棚面較平,棚內(nèi)的熱氣流從放風口排出的速度就慢,棚內(nèi)的溫度就高。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大棚將頂部放風口開到40厘米寬,才與高度較高、拱度較大的大棚風口開到30厘米的放風效果相同。
二、春季更要注意分次通風
早晨拉開棚1小時后,敞開上風口3-5厘米左右放小風,目的是將棚內(nèi)濕氣排出,同時補充棚內(nèi)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的順利進行補充原料。等棚溫上升到28℃以上時,將放風口逐步打開,保持棚內(nèi)溫度不超過33℃(對于黃瓜、絲瓜等喜溫蔬菜來說)既可。
蔬菜大棚采用全鋼構造如今
蔬菜大棚采用全鋼構造
如今蔬菜大棚由于采用全鋼構造,使蔬菜大棚運用壽命更長,經(jīng)濟效益高,也可停止大范圍跨度放大、機械化消費運用,局部蔬菜消費基地和這種溫室。蔬菜或花卉大范圍消費。
鋼框架蔬菜棚又稱新型拱棚。蔬菜大棚整體構造為全鋼構造鋼,好的鋼蓋在熱浸鍍鋅管上,1英寸以上或矩形管組裝在廠區(qū)加工后,鋼頂為圓拱,兩側有通風口,40-60米。SH昆蟲網(wǎng),掩蓋10至12的隔熱線膜外,用一個簡單的滑動門完畢。
簡單的鋼框架溫室蔬菜比傳統(tǒng)的隧道蔬菜在日光溫室蔬菜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鋼框架溫室蔬菜本錢低,施工本錢小,投資小,合適中小型種植;農(nóng)作物的風險較小。蔬菜生長在鋼鐵蔬菜溫室里。鋼框架蔬菜大棚構造合理,內(nèi)部操作空間大,合適大范圍消費;鋼框架蔬菜溫室采用熱鍍鋅鋼制成,運用壽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