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彈簧的端部結構
彈簧端部結構形式有很多,可按工作要求自行設計,圓截面材料壓力彈簧常用的端部結構形式。彈簧材料直徑大時,支撐圈數(shù)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兩端圈并緊的結構形式,端圈與彈簧軸線的垂直性好,而且與支撐座的接觸好,因而具有較高的工作穩(wěn)定性。端圈不并緊,結構簡單,但為了保證各種彈簧的穩(wěn)定性,需要有與彈簧端圈相吻合的支撐座。常用語要求不高或受靜載荷的條件下,也用于彈簧絲較細、旋繞比較大的彈簧。
經驗表面,為了減小載荷偏心的影響,當旋繞比在3-10之間時,彈簧端面可選磨平,在10-15之間時,端面可磨也可不磨;大于15時就可不磨。矩形截面材料壓縮彈簧的端部,一般為接觸型,并且端面磨平。
金屬彈簧的制造
金屬彈簧主要通過塑性加工來執(zhí)行從桿狀或板狀材料到預定彈簧形狀的成形。彎曲或滾動材料并將其加工成所需形狀。金屬彈簧的塑性成形大致分為冷成型和熱成型。通過在室溫狀態(tài)下將材料加工成彈簧形狀,在相對小的彈簧上進行冷成形。通過在加熱到高溫的狀態(tài)下將材料加工成彈簧形狀,在相對大的彈簧上進行熱成形。
在金屬彈簧的情況下,在成型后施加熱處理。
如果是鋼的熱成形彈簧(如板簧,竹筍彈簧,螺旋彈簧等),在成形后立即淬火淬火然后回火。通過硬化和回火,可以將其制成堅硬且持久的材料。在形成鋼冷成形彈簧(薄板簧,螺旋彈簧,碟形彈簧等)之后進行熱處理時,進行退火以去除淬火或回火的殘余應力。在有色金屬材料的情況下,施加析出硬化并且同樣增加強度。
在熱處理后的許多情況下表面改質下完成。表面改質是一種在彈簧表面高速錘擊無數(shù)硬顆粒的過程,將彈簧表面壓縮殘余應力以提高疲勞強度。在表面改質或熱處理之后,在許多情況下執(zhí)行稱為“預先設定”或“設定”的過程,該過程施加大于設計負荷的負荷。熱成形螺旋彈簧等有時進行“熱處理”,其中在高溫狀態(tài)下進行設定同時進行回火。因此能夠增加由熱定形淬火抗流掛性。如果需要,通過電鍍或涂漆進行表面處理。
在塑料彈簧的情況下,用于彈簧的大多數(shù)塑料是熱塑性塑料,因此它是通過注塑成型成型的。將熔融材料壓入模具中并冷卻并固化以生產。
在作為橡膠彈簧之一的防振橡膠的情況下,我們制造和捏合原材料,并通過硫化將它們粘合到金屬配件上。
彈簧淬火溫度一般如何確定?
1)鋼的成分:AC3 30~50°C適用于含碳量低于0.8%的彈簧鋼絲,AC1 30~50°C適用于含碳量等于或大于0.8%的彈簧鋼
2)彈簧的外形尺寸和形狀:如線徑<3mm不適用較低的加熱溫度
3)冷卻介質和淬火方法
4)奧氏體晶粒長大傾向:如50CrVA,加熱溫度可在較寬的范圍內選擇;如65Mn60Si2Mn則不宜把溫度提得過高以免造成過熱
5)加熱速度:如鉛淬碳素彈簧鋼絲和油淬火鋼絲的淬火溫度可達900~950°C,但晶粒并不粗大。
彈簧檢測
1.彈簧的疲勞性能和松弛率檢測:可以說這兩項指標直接決定彈簧的可靠度和壽命,是彈簧質量的關鍵所在。這兩項指標可以利用彈簧疲勞試驗機經過規(guī)定循環(huán)次數(shù)的載荷應變測試后得出。
2.彈簧的硬度檢測:彈簧通常都會經過淬火工藝處理,像文中的大彈簧。平常的彈簧通常硬度范圍都在HRC44~52。而像這種大的彈簧就要超過HRC52,甚至到達HRC54.檢測硬度的意義就是為了分析彈簧失效性能。
3.彈簧的無損檢測:無損檢測也就是外觀的檢測。彈簧在加工的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很可能會在表面造成一些類似裂縫、折痕、分層、麻點、凹坑、劃痕、拔絲等缺陷。這些表面質量的缺陷通常可以通過目測,超聲波頻率來檢測。
4.彈簧的幾何尺寸檢測:尺寸的檢測項目主要有彈簧的材料直徑、自由長度、自由角度、彈簧直徑、總圈數(shù)、扭臂長度、扭臂彎曲角度等。這些都是彈簧的基本檢測項目。尤其是這種超級大的彈簧,尺寸的不一致很可能導致整個裝置性能不協(xié)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