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縱觀的各種匾額,無論是屋舍的裝飾,還是景觀的裝點,無不表達了勞動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如民居屋舍匾額的內(nèi)容大都為:芝蘭入室、忠厚傳家、安樂、桂馥等;反映自然景觀的則如:山清水秀、碧水縈繞等。所有這些表示吉祥、安寧、祥和的字眼,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福瑞喜慶、諸事順利的詞句,充分表達了我國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美好觀念和欣賞趣味。
我國傳統(tǒng)民居的主要形式就是單門獨院,有院就有門,門上就有匾,匾額可以說是一個家族的門臉,一進門就能看出這個家庭的門第層次、道德修養(yǎng)、思想情感、處世哲學、精神寄托以及對未來的追求……匾額,又稱扁額、扁牘、牌額,簡稱為扁、匾或額。中國的古建筑上,多綴有匾額。匾額以其多變的式樣、高藝術化的書法藝術,與雄偉壯觀的建筑相互輝映,和諧統(tǒng)一,成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清代,以匾額作為表彰忠孝節(jié)義的形式,在全國各地都比較普遍。用匾額協(xié)調人際關系,為當世和后世樹立行為,宣傳道德觀念是當時從官府到民間都喜用的一種方式。甚至因為提倡的這種孝義貞節(jié)已經(jīng)影響到民風民俗,比如本應是慶賀的祝壽匾,就往往出現(xiàn)贈送的匾額不是慶賀壽誕、長命百歲,而是通過表彰壽者的忠孝節(jié)義而使其本人更有一種榮耀之感。在館藏藏品中,給女性祝壽時,匾額上一般書寫“節(jié)孝堪旌”、“閨閫模范”、“懿德延釐”等來表彰其美好的德行,而對男性則多用“品偕渭叟”、“德壽兼優(yōu)”、“風清梅叟”等,這種以贊揚壽者德行的匾額在祝壽匾中將近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