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催蕾關。由于架層式菇棚溫差不大,所以轉色中應選擇夜間掀膜2小時,讓低溫刺激,連續(xù)進行3~4天,促進原基分化菇蕾。
催蕾期還要結合通風,讓菌筒干燥,然后再噴水增濕,形成干濕交替,加快現(xiàn)蕾。不脫袋的,當幼小菇蕾出現(xiàn)后,即用小刀在長菇處的袋面圈割薄膜,讓菇蕾伸展。
不脫袋的,每收割完一次菇,再現(xiàn)菇蕾時,同法割膜長菇,自始至終保留薄膜。脫袋的,采菇時注意輕取輕放,防止折斷菌筒。若發(fā)現(xiàn)折斷,可重新相接,3~4天后可自然吻合。
工廠化出菇架生產的平菇,因為是按照企業(yè)化的管理在生產,所以是周年化的生產,每天都會定量提供**的平菇產品,普通的大棚生產一般不具備這個優(yōu)勢,這一點要求我們大部分棚栽生產者改變按照季節(jié)種菇的習慣,好好考慮一下如何能夠做到周年供貨這個問題;該鄉(xiāng)利用“雙節(jié)”、物交會及各村廟會等時機,結合雨露計劃、技能培訓等政策,組織開設食用菌生產專項培訓班、知識講座4期,進一步加強對菇農的生產技術培訓,切實提高生產管理水平。以上3點是在平菇的工廠化生產工藝很成熟的情況下才會具備,當然目前的生產狀況還與這三點有很大的差距。
花菇種植需要一定的載體
準備花菇種植載體。花菇種植需要一定的載體,把放在載體里面花菇才能長出來,載體配比完成后,澆水發(fā)酵,然后用花菇專用帶子裝起來,再進行下一步消毒、點等工作。
裝袋后高溫滅菌。裝袋是花菇種植的必經步驟,大部分地區(qū)引進了裝袋機器,速度快且裝袋均勻,節(jié)約了不少時間。裝袋完成后要立即進行滅菌工作,目前大部分滅菌都用高溫熏蒸法,把裝好的花菇帶子整齊的堆在一大塊薄膜上,然后從上到下用薄膜把花菇堆捆綁嚴實,再和蒸鍋鏈接在一起,用水蒸氣高溫消毒滅菌,該項操作的時間至少要達到三天三夜才能徹底消毒。菇棚采用人字型結構,用竹、木、角鐵、石板、水泥柱、硬塑料等作骨架。消毒完成后,降溫后方可進行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