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初中階段
初中一般要求掌握有關碳酸鈉的俗稱(純堿、蘇打),主要用途,化學式以及一些常用反應
如:
要特別注意碳酸鈉雖然俗名純堿但其實是一種鹽。
高中階段
高中則要求掌握與NaHCO3在性質(溶解性、熱穩(wěn)定性、堿性強弱、與酸的反應速率等)用途等方面的區(qū)別以及兩者的鑒定方法等。
其中以Na2CO3為代表的強堿弱酸鹽的電離和水解的概念理解、電離和水解平衡的計算尤為重要。
化學式:Na2CO3
分子量:105.99
俗名:塊堿、石堿、蘇打(Soda)、口堿
物理性質外觀:白色粉末或細粒結晶(無水純品)
口味:澀
相對密度(水=1):2.532
熔點:851℃
分類:強堿弱酸鹽
化學性質1)溶液顯堿性,能與酸反應。
2)Na2CO3 2HCl=2NaCl H2O CO2↑
3)Na2CO3與堿反應。Na2CO3 Ca(OH)2=CaCO3↓ 2NaOH、Na2CO3 2HCl=2NaCl H2O CO2↑CaCO3 2HCl=CaCl2 H2O CO2↑。
4)Na2CO3,NaCl與鹽反應。
Na2CO3 BaCl2=BaCO3↓ 2NaCl
蘇打四兄弟編輯蘇打蘇打是Soda的音譯,化學式為Na2CO3。它的名字頗多,學名叫碳酸鈉,俗名除叫蘇打外,又稱純堿或蘇打粉。帶有結晶水的叫水合碳酸鈉,有一水碳酸鈉(Na2CO3·H2O)、七水碳酸鈉(Na2CO3·7H2O)和十水碳酸鈉(Na2CO3·10H2O)三種。在奇妙的化學王國里,住著小有名氣的“蘇打氏三姐妹”——蘇打(Na2CO3)、小蘇打(NaHCO3)和大蘇打(Na2S2O3·5H2O)。十水碳酸鈉又叫洗濯蘇打、洗濯堿或晶堿。其其他性質詳見本詞條的其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