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新型擋糧門設有左右對稱的門扇,門扇之間設有鎖緊裝置。在門扇的底部設置左右對應的外開扇。外開扇包括依次連接的外開中間扇和內(nèi)開小扇。外開中間扇通過外置門軸連接內(nèi)開小扇,內(nèi)開小扇通過內(nèi)置門軸連接角鋼門框,門扇關閉時位于糧倉內(nèi),兩門扇與門框呈三角形。
鎖緊裝置。鎖緊手輪中部設有鎖緊套,鎖緊套通過螺紋連接一鎖緊桿和第二鎖緊桿,一鎖緊桿和第二鎖緊桿螺紋反向,一鎖緊桿外端固定到一扇門扇上,第二鎖緊桿外端設有卡鉤,另一扇門扇上設有鎖緊鉤。門扇關好后,旋轉鎖緊手輪到適合的長度,然后將第二鎖緊桿掛到鎖緊鉤上,然后旋轉鎖緊套鎖緊。為保證鎖緊安全可靠,每一層門扇上均可設置鎖緊裝置,也可以根據(jù)門扇高度設置多組。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要注意把握密閉工作的時機。實踐中,密閉工作宜早不宜晚。對于儲存1年以上的小麥,在通風降溫至5℃左右后,或降至10℃左右但低溫季節(jié)已過,即可準備密閉。密閉時,除了門窗、風洞等處應嚴格密封外,PH3檢測點、溫度檢測器等處也應嚴格密封(密閉前應徹底排查1次糧情,以熟知糧情)。倉房頂部若不具備良好的密閉隔熱性能,可同時采取糧面壓蓋法密閉。
壓蓋物的選取要因地制宜,不論采用什么壓蓋物,都應清潔、干燥、無蟲。目前,許多儲備庫已采用了諸如礱糠、麻袋、棉被及泡沫板等壓蓋物壓蓋,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壓蓋工作要求做到平、緊、密、實,嚴格杜絕漏洞,且平時應經(jīng)常查漏補洞,以達到既隔溫又防蟲的目的。在密閉的實際操作中,還應注意盡量避免直角轉彎,應采用半圓或大角度平滑轉折;對糧情檢測孔、測毒孔等處采用配套設施預留,注意密閉效果。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做好糧溫檢測,把控糧情變化
不可否認,在儲糧工作中,糧溫是監(jiān)測糧情的一指標。無論是蟲害的異常聚集,還是微生物的規(guī)模繁殖,終都會體現(xiàn)在糧溫上,給予保管員重要的提醒。當然,由于糧食是熱的不良導體,某些部位的溫度反映到糧溫上時,可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大的損失。這就更要求保管員分析好、利用好糧溫數(shù)據(jù),嚴格把控糧情變化。糧情異常在糧溫上明顯的顯示,就是發(fā)熱。對于害蟲聚集引起的“干熱”,可以通過局部熏蒸、整倉熏蒸、防護劑拌和等方式解決。對于霉菌生長引起的“濕熱”,根據(jù)程度不同,通過晾曬、干燥、翻倉等方式處理。對于雜質引起的發(fā)熱,可以選擇涼爽的天氣進行單管通風。同時要吸取教訓,在進倉過程中做好除雜工作,糧食堆積的落點要多變。確保糧溫線按照國標扦插,避免離墻太近,引起“誤差”。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糧堆通風,必不可少
利用冬季低溫進行糧堆通風,可以降低糧食的溫度,在糧堆內(nèi)形成低溫狀態(tài)。這樣不僅對保持儲糧品質有利,而且可以有效防蟲,抑制螨類和微生物的生長與發(fā)展,同時有利于均衡糧溫,防止?jié)駸釘U散形成糧堆結露。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冬季冷源,進行多種形式的通風操作,如自然通風、軸流風機負壓通風,離心風機壓入和吸出式通風等,切實達成降溫目的。
通風操作中,要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首先,保證通風的溫度差滿足要求,按照溫帶儲糧區(qū)溫差≥8℃,糧區(qū)溫差≥6℃進行通風,溫差≤4℃停止通風;其次,考慮通風時天氣條件,避免霧天、雨天等空氣濕度大的時間段通風;再次,將糧面覆蓋物全部清除,減少通風阻力;配合單管風機、壓蓋苫布等方法破除通風死角,實現(xiàn)徹底降溫。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