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具類小程序
工具類的小程序適用的場景應該是“剛需”“低頻”,當用戶沒有安裝App,也不想安裝APP,但又想體驗在線預訂,不想排隊,不想支付現(xiàn)金的時候,工具類的小程序就能發(fā)揮它的價值了,比如到了汽車站、到了酒店前臺的用戶沒有安裝APP的用戶也能通過小程序達到目的。不過,一切都剛剛開始,小程序在微信中的使用"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生活服務類小程序
生活服務類小程序雖然和工具類很相似,但生活服務類的小程序應用場景要豐富一些,
使用頻率也會比工具類的高,主要的特點是“及時”,當用戶想知道今天的天氣,想知道此刻的路況,想知道下一班公交幾點來,就會有點開小程序的欲望。
所以,現(xiàn)在說小程序會爆發(fā)為時尚早,局部爆發(fā)是有可能的,比如類似于黎貝卡這樣的,女性消費者為主的公眾號誘導消費,應該還是會有一定的市場,但小程序要成為這部分女性用戶的日常主流購物習慣,恐怕難度會相當大。此外,一些工具類的,長尾類的小程序也受到了熱捧,不過變現(xiàn)依然面臨較大的困難。2、對于高頻率使用的APP來說,它們雖然沒有被卸載之憂,但需要在損失一定可營銷、高體驗的用戶時間,與多一個渠道帶來的利益之間權(quán)衡,因為誰也不知道小程序會成為他們的渠道,還是說他們?yōu)樾〕绦蜃黾抟隆?/span>
另外,反過來思考一下,小程序爆發(fā)后會是怎么樣的場景?那時候的微信還是你喜歡用的微信嗎?畢竟,帶來便利的同時,大部分小程序的參與者都是需要賺錢的,而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會讓很多美好的事情變了味。
快應用的機會
快應用目前顯然只能做到小程序三個主要策略中的個,也就是"輕應用"策略。
當前階段無通過類似微信這樣的產(chǎn)品進行流轉(zhuǎn),無法通過類似于公眾號這樣的產(chǎn)品進行變現(xiàn),無微信一樣去"連接一切",而且聯(lián)盟只是聯(lián)盟,并不意味著各家的產(chǎn)品都能打通。
當然,快應用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階段專注于輕應用領(lǐng)域,后續(xù)補上短板,也未必就會輸給小程序。
首先,快應用是各大廠家自己的原生性產(chǎn)品,同樣的應用,在使用體驗上未來好于小程序的同類應用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事情--速度會更快更流暢,入口更加方便。這里不排除硬件廠家會對小程序的功能進行某種限制,一如當年的3Q大戰(zhàn),當然,會比當年隱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