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騰峰環(huán)保為大家簡單介紹關于膏體泵的一下相關知識,原重選和降磷尾礦在礦漿分配桶中進行混合后,30%的礦漿給入原來的6號或7號濃密機進行濃縮,只能獲得30%的濃度底流礦漿,只有增加水力旋流器脫水方可達到57%的濃度。DHC系列泵的換向機構為錐閥,這種結構適合小顆粒、不易離析的膏體。70%的礦漿加入絮凝劑后,通過新設計的給礦泵(礦用排沙立泵高濃度、耐磨,易損件1年左右才更換一次)輸送給入深錘濃密機,臺時處理量為
40~65t,給礦濃度為20%~35%,濃縮得到濃度為48%的底流,達60%~63%,再經礦用排沙立泵輸送到高位料漿槽(高位礦漿倉),由高濃度高揚程水隔膜膏體泵輸送至尾礦庫。
此套結合設備工藝可以提高濃度15~25個百分點,同時,還可以再增加25t/h的處理量,使尾礦濃縮系統(tǒng)處理能力比原先達到150t/h,提高25%左右。由于底流濃度的提高或經旋流器脫水達到更高的礦漿濃度,為后續(xù)的尾礦輸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大大地縮短了水隔膜膏體泵的開車時間,降低了能耗,重要是減少水資源的亂費和增加了回水回收利用以及對尾礦庫安全的威脅隱患。整機設備設計合理、制作精密、安裝方便、耗能低、污染小、便于維修、控制部分采用海利普西門子、等專用充填軟件,全電腦操作。
盡量使用活性A1203含量較高的?;郀t礦渣,火山灰質材料和粉煤灰等廉價混合材料替代部分硫鋁酸鹽水泥,用化學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在工藝方面,簡化生產和輸送,盡可能利用礦山現有的充填系統(tǒng)。鋁基膠凝材料具有原料來源范圍廣、成本較低、單軸抗壓強度高、膠凝速度快、固水能力大、懸浮性能好等優(yōu)點,成為膏體泵較為理想的膠凝料。利用流體力學、固液兩相流理論研究膏體充填材料輸送工藝。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兩相流理論的成熟,利用數值模擬對礦用固液兩相流泵內流動規(guī)律和顆粒的分布特征及磨損規(guī)律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加強對泵內易磨損部件的強化,延長泵服務的時間,減少由于動力部分的損壞所帶來的充填成本增加。利用設備和電控儀表,改革出新的方法,實現地下礦采、出、充的機械化、自動化及連續(xù)作業(yè)。這四個方面涵蓋了充填開采技術的全部工程實踐環(huán)節(jié),對于其推廣發(fā)展具有核心指導作用。二段攪拌為ATDⅢ—φ700雙螺旋攪拌輸送機,采用內外反向螺帶螺旋攪拌器。
一、膏體泵基本結構
膏體泵主要由執(zhí)行部分、液壓動力部分和控制部分、潤滑部分、
冷卻部分等組成,
執(zhí)行部分采用雙液壓缸同步,
單向閥補油形式,
分配閥采用
S管閥形式,主要磨損密封件采用耐磨新材料。
S擺閥狀呈S形,其壁厚是變化的,磨損大的地方壁厚也大。搖臂軸C與搖臂相連,搖臂軸穿過料斗時,有一組密封件起密封作用。圖中所示為一個Y形密封與一個蕾形密封,內部充滿潤滑脂。大部分S管在切割環(huán)內有彈性(橡膠)墊層,可對切割環(huán)與睛板之間的密封起一定的補償作用。S管閥設有磨損補償機構,能夠自動補償磨損量。根據對粘稠物料輸送的不同要求,輸送系統(tǒng)可以分為“一用”、“一用一備”、“兩用”、“兩用一備”、“兩用互備”、“三用一備”等等各種布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