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當年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那是國際主義精神;刺槐也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能在他鄉(xiāng)染綠一方土地,布設一片綠蔭,這固然有刺槐祖先遺傳給的秉性使然,這又何嘗不是植物界的 “國際主義精神”。
刺槐胸懷大志,不計較得失,不挑肥揀瘦。刺槐栽在那里就那里建立自己的“根據(jù)地”,原因是因為它不怕貧瘠,埋頭工作,根深葉茂;不畏嚴寒,錚錚鐵骨,頂天立地;相互攙扶,并肩作戰(zhàn),繁花似錦。家介紹,刺槐的根系縱橫馳騁,四通八達,比樹冠大幾倍甚至幾十倍,能保持一方水土不受侵蝕;又能與根瘤菌友好相處,共生共濟,自給自足,養(yǎng)護一方土地。
刺槐生長發(fā)育期間,水次數(shù)及每次水量要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而定。刺槐對水分需求不大,一般平均每年澆水3~4次即可,不可過多,以免導致刺槐苗根系腐爛;北方地區(qū)進入7月后不需澆水,防止刺槐苗長勢過旺,為其盡快木質化創(chuàng)造條件;越冬前必須灌1次越冬水,保證刺槐幼苗安全越冬。此外,刺槐幼苗生長要求土壤透氣性良好、疏松程度適宜,因此要及時松土、除草,一般在每次澆水或者雨后2d左右進行果好 。
2.4.3 控制苗木長勢 土壤含水量適宜時,刺槐幼苗長勢旺盛、枝葉繁茂,可能會降低田間通透性
刺槐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對光照需求較大,適宜種植在海拔500~900 m、常年氣溫保持在5~7 ℃、年降水量400~500 mm 的地區(qū)。刺槐有著非常發(fā)達的根系、樹冠濃密,耐旱、耐貧瘠能力較強,在黏性土、沙壤土、沙土、石礫土和礦渣堆等土壤條件下均能生長,喜中酸性土壤,含鹽量達到0.3%的鹽堿土也能生長;但通氣不良、積水較多的地區(qū)容易導致刺槐出現(xiàn)爛根和枯梢等現(xiàn)象,造成刺亡,不利于種植刺槐。刺槐具有非常強的萌芽力,且根蘗性突出,枝干及其根部受傷后仍然可以進行二次萌發(fā)。
銅川位于陜西省中心區(qū)域,氣溫特點為冬冷夏熱,春季升溫較快,秋季降溫迅速,氣溫日較差大,晝夜溫差大。銅川的河流土壤特點較適宜種植樹木,森林覆蓋率達到46%,其中油松、刺槐、桐樹、蘋果樹、梨樹等被大量種植。大量種植樹木有利于保護土壤和水源,治理水土流失等環(huán)境問題。但刺槐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應及時防治,以保護自然環(huán)境。
刺槐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及防治技術,這些方法要記牢
一、刺槐在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問題
刺槐有一定的抗旱能力,水分多的地方反而不適合刺槐生長,在水位高、水分多的地方刺槐生長較慢,并且容易產(chǎn)生樹木爛根、枯梢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