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缺水:播種前先鋪土,確保土壤有足夠的水分供出苗。在出苗后的整個生長期不應出現(xiàn)缺水,但澆水時應注意不要將壟淹沒。收獲和刨削前斷水可以促進馬鈴薯皮的成熟,提高商品質(zhì)量。大土豆稀植:根據(jù)市場調(diào)查,大土豆的價格很高,所以提倡稀植來提高大土豆的種植率。一般情況下,單行種植的行距為60-70厘米,行距為20-25厘米。大壟雙行種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畝4000-4500株(每穴1株)。適時化學防治:植株生長旺盛,出芽后至開花前噴施多效唑30克/畝可控制幼苗生長。病蟲害防治:播種時或馬鈴薯生產(chǎn)前施用3-4瓶/畝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蟲;5月初噴灑吡蟲啉30克/畝,防治蚜蟲;在陰天噴灑甲霜靈和其他殺菌劑以防止晚疫病。
農(nóng)民種植馬鈴薯,掌握“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的栽培方法,省時、省力、增收。
馬鈴薯“免耕秸稈覆蓋”是一種免耕秸稈覆蓋的閑田栽培技術。在稻田里收割后,稻田是免耕的,犁溝是直接在稻田里挖溝的。帶芽的種薯放在犁溝表面,在整個過程中用稻草覆蓋。進行適當?shù)氖┓屎吞镩g管理,直到收獲新鮮馬鈴薯。這是一項人工成本低、產(chǎn)量高、的馬鈴薯栽培新技術。以下是休耕地免耕秸稈覆蓋栽培技術的詳細介紹。
冬種馬鈴薯是目前理想的冬季作物之一,也是具有發(fā)展前景的高產(chǎn)經(jīng)濟作物之一,是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麥的重要糧食作物。選擇疏松肥沃的土壤,尤其是半沙壤土,避免土壤板結。馬鈴薯是一種不耐連作的作物,對連作非常敏感。生產(chǎn)中必須避免連作。種植土豆的地塊應該是以前沒有種植過西紅柿、辣椒和茄子的地塊,而以前種植土豆的地塊應該是種植水稻和塊根蔬菜的地塊。高壟栽培兩側(cè)成壟,可以增加活躍土層根莖中的土壤疏松,促進匍匐莖的伸展,提高地溫,滿足根莖早期發(fā)育所需的溫度。
馬鈴薯(馬鈴薯)如何能在冷庫中儲存300天?這不是寓言??茖W的儲存方法使馬鈴薯的儲存突破了傳統(tǒng)的儲存限制。到底是怎么回事?馬鈴薯又名:土豆、土豆、雞蛋、土豆。
土豆介紹
屬于茄科黍?qū)?,可食部分為塊莖。與小麥、大米、玉米、高粱并稱為世界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淀粉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所有糧食作物中維生素含量都很高。
馬鈴薯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地區(qū),人工種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qū)。
主要生產(chǎn)國是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和美國。中國是世界上土豆產(chǎn)量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