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粘度瀝青改性劑的直接投入法
高粘度瀝青改性劑是一種專門為制備高粘度瀝青和高粘度瀝青混合料而開發(fā)的新型添加劑,它可以通過直接投放到拌和鍋的方式,制備出性能優(yōu)異的高粘度瀝青混合料,從而受到很多道路工程師的青睞干拌工藝采用直接投入法,將高粘瀝青改性劑添加比例為石料的0.6~0.8%,與烘干后的集料一起投入到瀝青拌合樓的拌合缸中進行干拌,干拌10秒之后加入基質(zhì)瀝青和礦粉再拌合40秒左右。濕拌工藝將高粘瀝青改性劑按比例(改性劑與瀝青的質(zhì)量比例為8%-15%)直接加入到帶攪拌的瀝青儲存罐中,保持在180℃-190℃的溫度下持續(xù)攪拌2-4小時,攪拌均勻后即成為成品高粘瀝青。使用時將高粘瀝青加熱至170-175℃后直接泵入瀝青混合料拌合樓進行混合料的生產(chǎn)即可。
SBS改性劑可以改善瀝青的高低溫性能
在基質(zhì)瀝青中只添加SBS改性劑可以改善瀝青的高低溫性能,但改善效果不夠明顯,且存在改性瀝青不宜長時間儲存、離析等問題,所以添加少量助劑有利于改性瀝青的高低溫性能提高更多,離析問題得到解決。添加助劑是為了改善改性瀝青的性能,而且各種助劑都經(jīng)過多年改性瀝青生產(chǎn)和工程應(yīng)用的檢驗,使用助劑的出發(fā)點是正確的,從本質(zhì)上有別于。
我們的改性瀝青的特點是高溫、低溫性能都好,并有良好的彈性恢復(fù)性能,采用軟化點、5℃低溫延度、回彈率作為主要指標,適用于在各種氣候條件下使用。改性瀝青的分級及感溫性要求說明是:
改性瀝青的技術(shù)指標以改性瀝青的針入度作為分級的主要依據(jù),其性能以改性后瀝青感溫性的改善程度,即針入度指數(shù)PI的變化為關(guān)鍵性評價指標。一般的非改性瀝青的PI值基本上不超過-1.0,改性后要求PI大于-1.0。標準中規(guī)定了各種改性瀝青不同等級的PI值的要求。從改善溫度敏感性的要求出發(fā),改性后希望在瀝青軟化點提高的同時,針入度不要降低太多。在國外的標準中,聚合物改性瀝青的感溫性通常采用不同溫度的針入度及粘度表示,但低溫針入度與疲勞開裂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