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斗拱是中國古建筑中重要的符號。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一種構件,為了保護房屋的墻體和門窗免受日曬、雨淋的損害,房屋屋頂四周需要有挑出的屋檐,斗拱的作用就是由柱頭和梁上伸出支托住屋檐,并將它的重量經過梁、柱傳遞至地面。在宋代的建筑學著作《營造法式》中有詳盡的規(guī)范。宋代稱斗拱為“鋪作”,根據其所在位置不同又分為三種—柱頭鋪作、轉角鋪作、補間鋪作??備佔鞯拇涡蛞?guī)定:出一跳為之四鋪作,依次類推。八鋪作就應該是斗拱的較高規(guī)格了,斗拱的構造精巧,復雜,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構件,它由斗、拱、翹、昂、升五個基本部件組成。斗拱的產生和發(fā)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代采桑獵壺上的建筑花紋圖案,以及漢代保存下來的墓闕、壁畫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斗拱是較大建筑物的柱與屋頂間之過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將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帶紀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斗拱是中國木構架建筑結構的關鍵性部件,在橫粱和立柱之間挑出以承重,將屋檐的荷載經斗栱傳遞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裝飾作用,是中國古典建筑顯著特征之一。
斗拱是中國建筑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頂、額枋和檐檁間或構架間,從枋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合稱斗拱。早的斗拱實物是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出土的四龍四鳳銅方案。斗拱的發(fā)展至唐代日漸成熟,此后的歷代都對其進行了完善和補充,一般來說,斗拱常出現于那些具有紀念價值或非常重要的建筑物之上。
斗拱知識詳解:
一、它位于柱與梁之間,由屋面和上層構架傳下來的荷載,要通過斗拱傳給柱子,再由柱傳到基礎,因此,它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外層的桁檀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形更加優(yōu)美、壯觀。
三、它構造精巧,造形美觀,如盆景,似花蘭,又是很好的裝飾性構件。
四、榫卯結合是抗震的關鍵。這種結構和現代梁柱框架結構為類似。構架的節(jié)點不是剛接,這就保證了建筑物的剛度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