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4) 坡度尺的應用。根據地形變化,可以自制坡度尺。在兩個坡口樁之間拉一條線,然后以線為準,用坡度尺向上或下延伸到地形變換的每一個點上,坡度尺的方向必須垂直坡面。根據樁點和延伸點用白灰灑一條線,注意灑出的開挖線不是直線,用坡度尺也可指導每一級的坡面開挖或填方,一般坡面每挖深縱向20m 用儀器測定每一個坡面樁。這樣可檢查是否挖到設計坡面,同時也可以掌握坡面平整度。橫向坡面可以在坡面樁上下拉一坡度線,一面開挖,一面將線向下延伸??v向則可以在兩坡度線縱向20m 拉一細線,檢查坡度平整度或控制超欠挖。這樣能使坡面象是用刀按設計的坡度切出的一個完整坡面,使設計美真正成為一種施工中的藝術美。橫向拉坡度線,縱向拉坡面線開挖可一次開挖到位,不需次預挖,第二次修坡。懸臂式結構對開挖深度很敏感,容易產生較大變形,對相臨的建筑物產生不良的影響。此為方法之四。
基坑與邊坡支護
1.地下連續(xù)墻土方的運輸、回填,套用土石方工程相應定額子目。鋼筋籠、鋼筋網片及護壁、導墻的鋼筋制作及安裝,套用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相應定額子目。
2.噴射混凝土護坡中的鋼筋網片制作、安裝,套用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中相應定額子目。
高速路邊坡支護工程
對于山區(qū)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挖方數量大,路塹邊坡高,地質比較差的地段一般采用預應力錨索地梁,以確保路基高邊坡穩(wěn)定。預應力錨索地梁工程施工是一項地質條件變化復雜、關鍵工程隱蔽和施工技術難度較大的特殊施工作業(yè),要安排一支受過專業(yè)訓練、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專業(yè)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建筑邊坡等巖土工程的設計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巖土工程設計的資質,設計單位應具有巖土工程設計甲等級資質,設計文件應由具有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參與。主要施工工序如下:
1、錨孔測放
邊坡施工邊挖邊加固,即開挖一級,防護一級,不得一次開挖到底。根據各工點工程立面圖,按設計要求,將錨孔位置準確測放在坡面上,孔位誤差不得超過±50m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順或特殊困難場地時,需經設計監(jiān)理單位認可,在確保坡體穩(wěn)定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定位精度或調整錨孔定位。土木工程施工中邊坡支護技術應用分析邊坡支護技術對于土木工程施工來說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技術,施工方在工程中采取邊坡支護技術,能夠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從而有力地保障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此工程由于場地狹窄,邊坡位置的要求比較,所以做好邊坡的施工放線工作十分重要。雖然這種施工方法的成本比較低,但是相應地需要比較高的外界條件要求。根據測量放線的位置,土方分層分段開挖,開挖后應及時支護,開挖一層,支護一層,上層未支護完,不得開挖下一層,同時不得在大雨天開挖施工,坡腳土層必須保持原狀土,每層開挖深度不宜超過3.0m,每段開挖長度不宜大于25m,開挖后,應及時修整坡面,開挖肋梁槽(巖石出露部分
工程防護
1.1 抹面與捶面[1]
1.1.1適用條件:
①對各種易于風化的軟巖層(如泥質砂巖、頁巖、千枚巖、泥質板巖等)邊坡,當巖層風化不甚嚴重時;
②所防護的邊坡,本身必須是穩(wěn)定的,但其坡面形狀、陡度及平順性不受限制;
③所防護的邊坡,必須是干燥、無地下水的巖質邊坡。
1.1.2構造要求:
①抹面厚度一般為5~7cm,捶面厚度為10~15cm,一般為等厚截面。
②抹面與捶面工程的周邊與未防護坡面銜接處,應嚴格封閉。如在其邊坡頂部做截水溝,溝底與溝邊也要做抹面或捶面防護。
③大面積抹面或捶面時,每隔5~10m應設伸縮縫。
邊坡設計應遵循“安全綠色、水土保持、恢復自然、環(huán)保之路”的設計原則。
對公路邊坡進行防護,必須考慮以下問題:①邊坡穩(wěn)定:保護路基邊坡表面免受雨水沖刷,減緩溫差與溫度變化的影響,防止和延緩軟巖土表面的風化、破碎、剝蝕演變過程,從而保護路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②環(huán)境保護:使工程對環(huán)境的擾亂程度減少到zui小,并謀求人工構造物與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③綜合效應:綜合防光,防眩,防煙,誘導司機視線,改善景觀等目的進行邊坡綠化防護,充分發(fā)揮防護工程的綜合效益。1、支護方式為:級采用錨噴支護,錨桿間距2m,面層噴射C25混凝土,厚度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