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灌注樁鋼護筒如何計算重量
灌注樁用鋼護筒長10米厚8毫米直徑1.5米求重量
按近似值計算:
直徑1.5米展開長度=1.5*3.14=4.71米(展開后為長)
10米為寬,厚度8MM
所以體積等于4.71*10*0.008=0.3768立方米
鋼板的密度取7.85
那么這個鋼護筒的重量=0.3768*7.85=2.95788噸=2957公斤
鉆孔樁鋼護筒費用的問題
工藝流程:
鉆孔機就位 → 鉆孔 → 注泥漿 → 下套管 → 繼續(xù)鉆孔 → 排渣 → 清孔 →
吊放鋼筋籠 → 射水清底 → 插入混凝土導管 → 澆筑混凝土 → 拔出導管 → 插樁頂鋼筋
3.2 鉆孔機就位:鉆孔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wěn),不發(fā)生傾斜、位移,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應在機架上或機管上作出控制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
3.3 鉆孔及注泥漿:調直機架挺桿,對好樁位(用對位圈),開動機器鉆進,出土,達到一定深度(視土質和地下水情況)停鉆,孔內(nèi)注入事先調制好的泥漿,然后繼續(xù)進鉆。
3.4 廠套管(護筒):鉆孔深度到5m左右時,提鉆下套管。
3.4.1 套管內(nèi)徑應大于鉆頭100mm。
3.4.2 套管位置應埋設正確和穩(wěn)定,套管與孔壁之間應用粘土填實,套管中心與樁孔中心線偏差不大于50mm。
3.4.3 套管埋設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應保持孔內(nèi)泥漿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3.5 繼續(xù)鉆孔:防止表層土受振動坍塌,鉆孔時不要讓泥漿水位下降,當鉆至持力層后,設計無特殊要求時,可繼續(xù)鉆深1m左右,作為插入深度。施工中應經(jīng)常測定泥漿相對密度。
3.6 孔底清理及排渣
3.6.1 在粘土和粉質粘土中成孔時,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漿護壁。排渣泥漿的相對密度應控制在1.1~1.2。
3.6.2 在砂土和較厚的夾砂層中成孔時,泥漿相對密度應控制在1.1~1.3;在穿過砂夾卵石層或容易坍孔的土層中成孔時,泥漿的相對密度應控制在1.3~1.5。
3.6.3 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放前應綁好砂漿墊塊;吊放時要對準孔位,吊直扶穩(wěn),緩慢下沉,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3.7 謝水清底;在鋼筋籠內(nèi)插入混凝土導管(管內(nèi)有射水裝置),通過軟管與高壓泵連接,開動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懸浮于泥漿之中。
3.8 澆筑混凝土:停止射水后,應立即澆筑混凝土,孔內(nèi)沉渣將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漿一同排回貯漿槽內(nèi)。
3.8.1 水下澆筑混凝土應連接施工;導管底端應始終埋入混凝土中0.8~1.3m;導管的一節(jié)底管長度應≥4m。
3.8.2 混凝土的配制:
3.8.2.1 配合比應根據(jù)試驗確定,在選擇施工配合比時,混凝土的試配強度應比設計強度提高10%~15%。
3.8.2.2 水灰比不宜大于0.6。
3.8.2.3 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規(guī)定的澆筑期間內(nèi),坍落度應為16~22cm;在澆筑初期,為使導管下端形成混凝土堆,坍落度宜為14~16cm。
3.8.2.4 水泥用量一般為350~400kg/m3。
3.8.2.5 砂率一般為45%~50%。
3.9 拔出導管:混凝土澆筑到樁頂時,應及時拔出導管。但混凝土的上頂標高一定要符合設計要求。
3.10 插樁頂鋼筋:樁頂上的插筋一定要保持垂直插入,有足夠錨固長度和保護層,防止插偏和插斜。
3.11 同一配合比的試塊,每班不得少于1組。每根灌注樁不得少于1組。
3.12 冬 雨期施工:
3.12.1 泥漿護壁回轉鉆孔灌注樁不宜在冬期進行。
3.12.2 雨天施工現(xiàn)場必須有排水措施,嚴防地面雨水流入樁孔內(nèi)。要防止樁機移動,以免造成樁孔歪斜等情況。
4 質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
4.1.1 灌注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4.1.2 實際澆灌混凝土量,嚴禁小于計算的體積。
4.1.3 澆灌混凝土后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4.1.4 成孔濃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以摩擦力為主的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300mm,以端承力為主的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100mm。
灌注樁用鋼護筒規(guī)格是:長2.4m,直徑1.2m,厚5mm,請問它的重量是多少?如何計算
1:算鋼護筒鋼材體積(內(nèi)半徑r=1.2/2=0.6m,外半徑R=(1.2 0.005*2)/2=0.605m
V=3.14*(0.605*0.605-0.6*0.6)*2.4=0.0454立方米
2、計算重量:G=V*密度=0.0454*7.85*1000=356.39kg
其中鋼材密度=7.85*1000 kg/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