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基坑設計的步驟是什么?
④、地下一、二層平面布置圖:地下室建筑標高,上下車道分布,局部結構圖未反映的突出部分;
⑤、地下室底板布置圖:通過基底標高確定基坑大面積開挖深度,基礎外挑位置,電梯井深度,地下水的影響;
⑥、樁基礎平面布置圖:確定樁基礎承臺深度對基坑開挖的影響,確定地下水的影響;
熟悉以上情況后,開始按要求準備相關資料。
基坑工程設計的內容
1、環(huán)境影響與保護要求;
2、支護體系的方案比較和選型;
3、基坑的穩(wěn)定性驗算;
4、支護結構的強度、承載力和變形計算;
5、降水技術要求與計算、隔滲的設計;
6、基坑開挖與降水對基坑內外環(huán)境影響評估;
7、基坑監(jiān)測要求;
8、基坑工程施工圖
深基坑設計四大要求及施工要點
深基坑的支護結構通常是臨時性的結構,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設部門的經濟投入,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這種臨時性的支護結構并不能確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一旦操作不當就會造成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帶來極大的損失。今天我們來看深基坑在支護技術上和施工設計中都有哪些要求。
基坑工程安全等級劃分
根據支護結構及周邊環(huán)境對變形的適應能力和基坑工程對周邊環(huán)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基坑工程劃分為三個安全等級。即一級、二級和三級深基坑工程,其對應的重要性系數分別取1.1、1.0、0.9。
貼邊坑中坑對基坑周邊圍護體的變形和抗隆起穩(wěn)定性都較為不利;
坑中坑支護設計時應對周邊圍護體的剛度和插深進行加大或進行坑內土體加固等措施。
方案調整后的優(yōu)點為:取消了基坑南側原混凝土支撐形式,調整為分級放坡開挖方式,使該區(qū)域土方開挖與整體基坑土方開挖更加協(xié)調。取消了中間格構柱,便于基坑范圍內巖層爆i破施工的進行。同時,也更加有利于基坑南側局部深坑的處理。雖增加了部分土方開挖量,但綜合總體施工效率來看,施工效果優(yōu)于初步方案。
在熟悉相關資料就可按以下步驟進行基坑支護方案設計: 1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地下室底板布置圖(及樁基礎平面布置圖),確定基坑各位置的基底的相對標高,并根據建筑物±0.00標高計算算出基底開挖標高。同時確定基坑開挖底邊線。 2 把下室底板布置圖或樁基礎平面布置圖拼接到總平面圖中,根據建筑物總平面布置圖及地質資料中基坑鉆孔實際標高,確定周邊建筑物、擬建場地、道路現狀標高。 3 根據基底標高與周邊建筑物、擬建場
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原則:
(1)安全可靠;
(2)經濟合理;
(3)便利施工。
2、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方法:
(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
(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基坑支護結構均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計算;
對于安全等級為一級、支護結構變形有限制的二級建筑基坑側壁,尚應對基坑周邊環(huán)境及支護結構變形進行驗算。
基坑計算方法
1、計算軟件
①常用計算軟件有啟明星、理正、天漢(適用于武漢地區(qū))
計算基坑剖面。
②用BSC計算內支撐平面位移、彎矩、剪力、軸力。
③用plaxis8.5有限元模擬基坑開挖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