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藝結構及工作原理
結構形式為臥式罐體。內(nèi)部結構分為兩段,前段為除油結構,后段為沉降結構(二段之間的管線連接處設有管道混合器,以利于加藥)。
除油段結構由配水、聚結材料組合的聚結器、出水、收油、沖泥、排泥系統(tǒng)及工藝管匯組成。
沉降段由進水管、混合反應室、配水區(qū)、斜管沉淀區(qū)、出水、收油、沖泥、排泥系統(tǒng)及工藝管匯組成。
設備的操作
設備的操作為手動控制方式。
1.開機程序
a. 打開排油腔反沖洗閥、打開排氣閥、再慢慢打開進水閥、出水閥,關閉其他所有閥門。
b.啟動提升泵,具有一定壓力的含油污水進入旋流器,調(diào)整進水閥和出水閥的開啟度,確保排除容器和管匯中空氣,使容器整個腔內(nèi)充滿水。
c.當排氣管中有液體溢出時,關閉排氣閥。
d.慢慢打開排油閥,設備進入正常運行狀態(tài)。
調(diào)節(jié)旋流器出水口、排油閥,使得進水/出水壓降約為0.35MPa左右。
投加的藥劑分混凝劑和油絮凝劑兩種?;炷齽榫哂休^強的破乳作用的電介質(zhì)類凝聚劑,油絮凝劑為的油絮凝劑。其除油機原理為:投加電介質(zhì)類凝聚劑后,它能中和水中膠體顆粒的表面負荷,壓縮擴展層的厚度,降低膠粒的§電位,使膠體脫穩(wěn)而互相凝結,這就是凝聚作用。油絮凝劑是具有很多支鏈的線性天然高分子物,含有大量的適宜的離子性基團和活性基團,它對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微粒和乳化油珠有極強的吸附架橋能力,它能使聚凝形成微粒通過高分子吸附架橋,顆粒逐漸變大,終形成了密實、粗大的絮團而沉降,達到凈化水質(zhì)的目的。
投加混凝劑屬電介質(zhì)類,如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三氯化鐵、堿式氯化鋁等,尤其以聚合氯化鋁(PAC)為佳,投加化學除油器的混合式。投加的油絮凝劑是的天然高分子油絮凝劑,投入化學除油器的第二反應室。兩種藥劑分開投加,且投加次序不能顛倒。投加量均為10~15mg/l左右,兩種藥劑均為無毒無害藥劑。
經(jīng)投藥并通過、第二混合室后的污水進入超脈沖反應室,在反應室中,水中的浮油和乳化油以及懸浮物經(jīng)過藥劑的凝聚、絮凝作用形成大顆粒的絮花在沉淀室中沉降,上清液經(jīng)溢流堰由出水管排出,沉泥沉積在設備下部的泥斗中,定期排出。排泥周期為12小時左右,每次排泥3~5分鐘,排出的沉泥可排至渣坑,然后經(jīng)脫水后外運或利用,由于廢水中的油與油絮凝劑產(chǎn)生反應,故脫水后的泥餅已無油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