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白芨是蘭科白芨屬植物,它的塊莖可入藥,止血效果極1好,有極強的凝血的作用,可以在外1科手術中代替血漿食用。它在四川、云南、甘肅等地皆有種植,那么白芨該怎么種植呢?下面一起來來來吧。
選地整地
白芨適應力強,對于土壤無特殊的要求,它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不耐寒,種植時宜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質的沙質土壤。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白芨病蟲花防治的新技術,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種植白芨,取得一個好的收成。選好地塊后,將其翻耕20cm以上,在施用廄肥和堆肥做基肥,每畝施入1000公斤,如果沒有農家肥,也可用復合肥和有機肥代替,每畝施用100公斤有機肥和50公斤的復合肥。施肥后將其和土壤攪拌均勻,種植前淺耕一次后耙細整平,做1.5米寬的高畦。
病蟲害防治
(1)爛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節(jié)發(fā)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澇防水,深挖排水溝。
(2)地老虎、金針蟲可人工捕殺和誘殺或拌毒土,用地蟲絕施入床上。用50%鋅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澆灌床上。
采收加工
白芨種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莖枯萎時,把挖塊莖去掉泥土,進行加工。將塊莖單個摘下,選留新稈的塊莖作種用,剪掉莖稈,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后,洗凈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鐘,取出炕至全干。施肥白芨是喜肥的農作物,所以在每個月都要進行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在啊7-8月白芨進入休眠期,可以適當的停止追肥。去凈粗皮及須根,篩去雜質。一般畝采收鮮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
本公司一直致力于金線蓮和白芨的研制與開發(fā),攻克了一系列的技術難題,在原生態(tài)的金線蓮和白芨項目上終培育出1先進的品種并形成初步的產業(yè)化規(guī)模,大力推廣農業(yè)項目的發(fā)展及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
市場需求量大
白芨價值非常豐富,除了具有收斂止血,消1腫生1肌等藥1用價值外,其花還可以用作觀賞或制花茶,此外,白芨塊莖含黏液質和淀粉等,可作糊料食用,白芨多糖膠還可應用于日化產品中,替代化學增稠劑,并具有減少刺激性、保護皮膚、延緩衰老等功能,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開發(fā)利用,白芨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因而白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都有種植白芨,不過它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
白芨的種植技術
宜選擇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在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栽植。有一種中藥1材很受歡迎的,就算不說,農民朋友也知道了吧,那就是白芨,白芨的藥1用價值是很高的。整地時翻土20厘米以上,施廄肥和堆肥,每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沒有農家肥可撒施三元復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機肥100公斤,施完肥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攪拌均勻。
繁殖方法
白芨用種子播種較難,分塊莖繁殖較易,大面積發(fā)展時可選用組培苗繁殖。塊莖繁殖一般9-11月初將白芨挖出,選大小中等,芽眼多,無病的塊莖,每塊帶1-2個芽,沾草木灰后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