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斗拱源自高大宮殿屋頂出檐深遠的要求,早期的宮殿建筑往往采用斜撐的木柱來支撐寬大的屋檐,斜撐分別設于屋檐的前后方,而為了避免落地的斜撐受雨水侵蝕,其下支點便離開了地面,稱為短斜撐,并隨著審美需求逐漸被彎曲的木料替代,形成了今天斗拱的橫向重要構件——翹,同時,為了增強柱頂部位支撐屋檐的強度,柱頂之上又增加了斗形木塊,木塊上方沿著屋檐方向疊加長方形的墊木,這些長方形的墊木因審美需要逐漸變成弓形,形成了今天斗拱縱向的重要構件——拱。
在中國的古代建筑中,有一種特殊的結構,它上承屋頂,下接立柱,扮演著“頂天立地”的角色,同時它也是身份的象征,驚艷千年。那奪人心魄的裝飾美和形式美,曾使梁思成和林徽因為之傾倒,它就是斗拱。說起“斗拱”,也許有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由它托舉起的飛檐廊閣,卻在中國驚艷千年、家喻戶曉。
近幾年隨著古建筑技藝的發(fā)展,仿古建筑的興起,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園林建筑,這些建筑中大多是供游客玩耍欣賞的,一般來說,傳統(tǒng)的園林建筑歷史是比較悠久的,比如蘇州園林這樣的,就比較有名了。雖然如今的仿古建筑,與傳統(tǒng)的古建筑相比,無論是在整體氣質上還是技藝精致上,都無法比及。但是在某些地方,依然延續(xù)了古建筑的一些傳統(tǒng)技藝。
斗拱知識詳解:
一、它位于柱與梁之間,由屋面和上層構架傳下來的荷載,要通過斗拱傳給柱子,再由柱傳到基礎,因此,它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外層的桁檀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形更加優(yōu)美、壯觀。
三、它構造精巧,造形美觀,如盆景,似花蘭,又是很好的裝飾性構件。
四、榫卯結合是抗震的關鍵。這種結構和現(xiàn)代梁柱框架結構為類似。構架的節(jié)點不是剛接,這就保證了建筑物的剛度協(xié)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