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丹參種植技術:扦插繁殖:北方4~5月、南方2~4月選取生長健壯、無病的丹參枝條齊地剪下,切成6~8厘米長的小段,下部切口要靠近莖節(jié)部位,呈馬蹄形。剪除下部葉片,按行株距20×10厘米,將插條斜插于苗床,深為插條的1/2~2/3,覆土壓緊,地上留1~2個葉片。邊剪邊插,不能久放,否則影響插條成活率。插后保護土壤濕潤,適當遮蔭,15~20天即可從下部的莖節(jié)處長出新根。待根長3厘米時,定置于大田。亳州市凡一中藥材種植專業(yè)種植基地.本基地供改良丹參苗,油牡丹苗1-4年生(鳳丹苗),白芍苗批發(fā)價格,品種繁多的丹參苗、牡丹苗和白芍種苗,保證質優(yōu)價廉。
種子繁殖:丹參種子細小,發(fā)芽率70%左右,直播法往往出苗不齊,故多選用育苗移栽法。種子宜選用6月份以后成熟的種子,隨采隨播或7月份播種。一般于3月在苗床播種,條播和撒播均可。條播行株距30×20厘米,溝深1~1.3厘米,種子與河沙混合,均勻撒于溝內,覆土0.5~0.7厘米。撒播可將種子均勻地撒于地面,用腳踩一遍,使種子與土貼緊,不必覆土。畝播種量8-10公斤左右。播后蓋地膜,保溫保濕。當地溫達到20℃左右時,15~20天出苗。幼苗3~5片真葉時,如發(fā)現過密應進行間苗,間出的苗可外行栽植、培育。播種后經2個月生長,即可移栽。
丹參種植技術
如今我國的丹參種植產業(yè)已進入規(guī)模化和集約化發(fā)展階段,大部分種植者都是幾畝,乃至幾十畝種植丹參,因此種子播種法是如今適合大面積種植丹參的方法,也是效率的一種方法。這一觀念在廣大種植業(yè)主中,早已成為共識。用種子播種法栽培丹參,分為栽前準備、栽種階段和栽后管理三個環(huán)節(jié)。這三大環(huán)節(jié)中各自都有一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就逐一介紹。栽前準備階段,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丹參種子屬于堅果類種子,種子的外面有一層硬殼包裹,因此在播種前必須要采用人工方法對丹參的果實進行催芽。由于催芽技術有一整套嚴格的操作規(guī)范和流程,在此不再做進一步解釋,詳情可咨詢我國丹參育種合作社亳州市凡一藥材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