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心理危機干預的特點及步驟
在目前嚴重的疫情大環(huán)境里面,產(chǎn)生心理危機的負1面因素很多,從北師大心理支持網(wǎng)絡輔導服務報名登記的情況來看,存在一定比例的自殺、自傷、傷害他人的風險,所以要求咨詢師要對心理危機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咨詢師可以詢問,"我在電話里聽見你在哭泣,你在哽咽,是什么讓你感覺那么難受。熱線工作中的危機干預,就像醫(yī)院的急診室,處理的是緊急事務,是為后面深入、系統(tǒng)的治1療提供機會,而不是在接線中開展治1療。
所謂面談,就是我們看到有的同學、同事、親友近好象情緒比較低落,可以主動關心他:近你不怎么愛說話了,挺不開心的,能否告訴我一下是咋回事?不知道你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不知道我可以為你做點什么?請大家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要考慮受助者的感受。比如我們在幫助貧困生時如果只是簡單地說,你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說,我?guī)湍?。這樣會讓別人很不舒服。求助者可能會說,“我想去買mian藥”、“我想過”——這叫“自殺計劃”,這個計劃越清晰、結構性越強、條理性越強,意味著風險水平越高。可以換一種說法,比如說近我看你好像挺沉悶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我能為你做點什么。
當求助者在痛苦和絕望兩個水平上都表現(xiàn)出非常高的程度的時候,咨詢師就要敏感意識到出現(xiàn)自殺或者其它風險性1行為的可能性很高。了解求助者在咨詢之前是如何進行自助的。咨詢師只能聽見求助者的聲音和言語內(nèi)容,只能感受到表述過程中的語音、語速、語氣、語調(diào)、表現(xiàn)形式等部分副語言特點,難以對求助者的狀態(tài)進行全方面和準確的評估。咨詢師需要了解求助者面臨這些痛苦時,都采取了哪些辦法來幫助自己,哪些是有效的,它又是怎么變得沒有效果的。咨詢師要有積極意識和資源意識,要敏感地抓到可能幫助求助者的策略和方法。這些信息可以為下一步提供替代性緩解措施提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