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藥殘留”不等于“藥超標”
“藥殘留”和“藥超標”是兩個不同概念。藥殘留是指藥在使用后殘留于作物中,但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應視檢出值而定,也就是說藥雖有殘留但不一定超標。而藥超標是指藥殘留量超過國家標準,長期飲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茶葉中檢測出藥殘留并不等于對人體有危害。
茶葉中藥殘留檢測機構(gòu)對茶葉中藥殘留的檢測是通過將茶葉粉碎后用浸提來完成,測的是茶葉中固形物,中國人喝茶是泡飲法,喝的是茶水,根據(jù)研究表明[4,5],茶葉中即使有藥殘留,經(jīng)過浸泡之后,大部分藥是存留在茶渣中,進入到茶湯中的藥含量很低,因此,只要茶葉中藥殘留符合要求(GB 27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藥大殘留》),人們通過飲茶攝入的藥量對人體健康不會產(chǎn)生危害,大家可以放心飲用。
包裝材料檢測公司只有同時擺出樣品試驗后和試驗前不同的外觀照片對比,才能直接客觀地證明樣品是經(jīng)歷了某試驗才導致的外觀變化。若樣品外觀無變化,其試驗前照片則是試驗前進行了外觀檢查的直接證明,若缺失此項,則說明試驗體系運行和檢測程序有問題。這一問題之所以頻繁出現(xiàn),主要在于試驗人員或報告編制人只關(guān)注到技術(shù)要求中外觀檢查是在試驗后,而忽視了在外觀檢查中,試驗后的樣品有一個比較對象,即試驗前的樣品。
食品檢驗報告可能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匯總
編號、符號、日期不全
例如:
①英文報告編號尾號漏掉“(E)”;
②報告中標準未注明年號;
③報告中“相對濕度”漏寫“%”;
④某報告檢測時間為2013.1.16-2013.1.23和2013.6.17-2013.6.24,所有儀器設備均未列出使用日期,計量有效時間也均只有有效截止日期,如有3個測試儀的計量有效期分別至2013-3-13、2013-3-11、2014-3-14。
案例①、②、③問題性質(zhì)較輕微,但很常見,應予注意。由于不同儀器設備計量有效期時長不同,所以只有截止日期時無法推測出計量開始日期,案例④的檢測時間有兩個時間段,計量有效時間又缺少計量開始日期,也沒有儀器設備使用日期,故無法知悉儀器設備使用時是否在有效期內(nèi)。
丹參酮檢測標準
SPGG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004-2015 SPGG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 丹參酮提取物丹參酮小知識
丹參酮是從中藥丹參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從中分得丹參酮I、丹參酮ⅡA、丹參酮ⅡB、隱丹參酮、異隱丹參酮等10余個丹參酮單體,其中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Ⅱ,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酯、丹參酮ⅡB 5個單體具有作用。
丹參酮檢測流程
1、寄樣(或上門取樣)
2、根據(jù)實驗復雜程度進行報價。
3、雙方確定,簽訂保密協(xié)議,開始實驗
4、完成實驗
5、郵寄檢測報告,提供后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