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辨明你的情緒
可我們越是嘗試著“控制情緒”,越是頭腦混亂,其實,我想,如果要去控制情緒,還不如說重新審視我們的情緒來得容易。社交恐懼癥是繼抑郁和酗酒之后的第三種最常見的精神障礙,而抑郁和酗酒都與社交恐懼癥有關。重新評估就像是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用理性的思維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假設這是一堂音樂課,為了讓你的歌聲能登大雅之堂,你是不是得將歌曲的每一個部分一一演練,保證自己不太累,還能挺美的唱完整首歌?
抑郁、悲哀、緊張,抑或是憤怒、亢奮、快樂、內疚、驚恐等等情緒,在適當?shù)那榫昂蛷姸认?,我們都會喜歡那么點小情緒。
情緒總是和一定的情景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可以通過記錄情景與當時的情緒來學習初步評估情緒。比如:我在什么地方,與誰在一起,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的情緒反應是什么?具體的例子有,早晨我一個人走路上班,感到不安全;下班了,辦公室里只有我一個人,我感到孤獨;今天因為工作失誤,老板批評我,感到沮喪等。樂觀作為一種積極的認知風格,可以使我們的認知更加合理,從而使我們尋求良好的行為和人際支持,并且這種積極的緒狀態(tài)可以減少疾病的產(chǎn)生,甚至可以成就未來。
說到心理咨詢,就聯(lián)想到心理不正常嗎?在美國, 接受心理咨詢是自信和富有的象征,這一點我們經(jīng)常能從各種電影和美劇中感覺到。也許這篇文章能令你有所改觀。
德國著1名心理治1療大師NossratPeseschkian指出:那些自認為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而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對心理問題的人。
美國人一旦遇到諸如情感挫折、人際不和、環(huán)境不適、人格1障礙之類的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安全感僅次于食物、空氣、水等維持生命的需要。大多數(shù)美國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詢看成是自信與富有的象征,心理咨詢已成為他們醫(yī)1療保險中的一部分。在美國,幾乎每一個中產(chǎn)階級都有自己的心理顧問,有人這樣形容說:美國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兩個人扶持的,一個是法律顧問,一個心理顧問。
早在1963年,美國總1統(tǒng)肯尼迪便親自簽署了“關于設置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中心的文件”,并將這一文件以法案的形式提交國會批準通過。自此以后,大大小小的心理輔導和治1療機構便迅速在美國城鎮(zhèn)發(fā)展起來。
當今美國社會,不僅普通美國公民接受一次心理咨詢如同吃一頓麥當勞那樣自然、簡單,就連堂堂美國總1統(tǒng)也擁有自己的心理顧問。據(jù)專家調查發(fā)現(xiàn),社交恐懼癥是最常見的神經(jīng)緊張和失調的病癥,是僅次于憂郁和酗酒的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據(jù)統(tǒng)計,每500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詢師,30%的美國人定期做心理咨詢,80%的人會不定期去心理診1所。難怪美國著1名心理學家杜·舒爾茲稱美國人是世界1上“最自信、最講究實際的人?!?
心理咨詢對你有哪些幫助?心理咨詢可以在以下七個方面為你提供支持和幫助:
1、幫助你管理自己的情緒,使你擁有積極穩(wěn)定的情緒,避免出現(xiàn)各種情緒問題。
2、幫助你正確地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使你擁有完善的認知體系,避免因錯誤歸因而導致種種失敗。
3、幫助你恢復愛的能力,使你學會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幸福地去愛。
4、使你擁有健全的人格,擺脫自卑、自戀、自閉等不良心態(tài),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
5、幫助你擺脫因失戀、喪失信心等造成的痛苦,改善你應對挫折的方法。
6、為你提供職業(yè)咨詢指導,幫助你在重大問題上正確獨立的抉擇。
7、幫助你度過人生各個發(fā)展階段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平安地完成人生的發(fā)展任務。
心理咨詢
1、完形學派的目標:
幫助求助者覺察此時此刻的經(jīng)驗,激勵他們承擔責任,以內在的支持來對抗對外在支持的依賴。
2、理性情緒學派的目標:
在于消除求助者對人生的自我失敗觀,幫助他們更能容忍與更能過有理性的生活。
3、交互分析學派:
希望幫助求助者能有腳本自由、策略自由,成為自主性的人,能選擇、達到他們想要成為的人,幫助他們檢驗早年的決定,并能在覺察的基礎上作新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