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現(xiàn)在隨著流行音樂的興起,一些傳統(tǒng)的民族歌曲可能都不怎么聽過了。我們正在離民間音樂越來越遠。但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樂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過的民族樂器就有扎木聶,扎木聶,又稱扎年。
它是藏族彈弦樂器。因其設(shè)六弦,故又稱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區(qū)、四川、云南、青海、甘肅等地.
演奏范圍
扎木聶演奏范圍廣泛,除用于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外,牧民還經(jīng)常用來彈唱自娛,有些地方還用于儀式活動。
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還出現(xiàn)了新穎別致的女聲扎木年彈唱表演形式。
改良的扎木年還可用于獨奏,所奏樂曲大多取材于歌舞音樂,較火的樂曲有《阿媽勒火》、《達娃雄奴》和《耶幾長木》等等。
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樂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過的民族樂器就有扎木聶,扎木聶,又稱扎年。它是一種長得類似于二胡的樂器,是一種彈撥樂器,通常同于樂器合奏以及獨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說是用途非常的廣泛。
它常用于歌舞和彈唱伴奏,也用于器樂合奏或獨奏。像這樣的樂器還有像琵琶,天鵝琴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這些民間藝術(shù)。
我國吹奏樂器的發(fā)音體大多為竹制或木制。根據(jù)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
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2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和喉管等。
第3類:氣流通過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根據(jù)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1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由于發(fā)音原理不同,所以樂器的種類和音色極為豐富多彩,個性極強。并且由于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區(qū)、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fēng)格與流派。
典型樂器: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
全部樂器: 木葉、紙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壯族) 、招軍(漢族) 、吐良(景頗族)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口笛(漢族) 、樹皮拉管(苗族) 、竹號(怒族) 、簫(漢族) 、尺八 、鼻簫(高山族) 、笛(漢族) 、排笛(漢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漢族) 、排簫(漢族) 、多(克木人) 、篪(漢族) 、塤(漢族) 、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蓽達(黎族) 、(口利)咧(黎族) 、嗩吶(漢族) 、管(漢族) 、喉管(漢族) 、芒筒(苗族) 、笙(漢族) 、蘆笙(苗、瑤、侗族) 、確索(哈尼族) 、巴烏(哈尼族) 、口哨(鄂倫春族) 。伴奏樂器也發(fā)展為橫笛、扎木聶、揚琴、鐵琴(藏二胡)、必旺(藏京胡)、根卡和串鈴等七種。
它是藏族彈弦樂器。因其設(shè)六弦,故又稱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區(qū)、四川、云南、青海、甘肅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彈唱伴奏,也用于器樂合奏或獨奏。像這樣的樂器還有像琵琶,天鵝琴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這些民間藝術(shù)。
吹奏樂器,一般吹奏樂器由帶孔的管子組成。扎木聶彈奏方式彈奏時將琴持在右肩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拔彈奏,發(fā)音渾厚、響亮,和三弦音色相似。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吹奏樂器一般是竹制的,包括笛、簫、笙等。我國的吹奏樂器的發(fā)音體大多為竹制或木制。根據(jù)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第2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和喉管等。第3類,氣流通過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
作為西藏日喀則的一員,很榮幸能夠在這里介紹具有本地特色的樂器‘扎木念’,它在我們那邊非常受歡迎,在我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會彈奏扎念,尤其是我爸爸,我認為他愛‘扎木念’不亞于愛他自己,因為只要他在家里沒事干,就會拿起扎念在那里彈奏各種各樣的歌曲。中國民族音樂學(xué)家、中央音樂學(xué)院田聯(lián)韜,二十年來曾多次前往西藏等藏族地區(qū)進行考察。每逢佳節(jié),爸爸在中間彈奏優(yōu)美動聽的‘拉孜舞曲’。其他所有人圍在他周圍跳舞。說真的,每次過節(jié)我期待的還是那一幕
串鈴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個非??蓯鄣臉菲?,它會發(fā)出‘森森’的聲音,它叫“串鈴',藏語意為'厄尕',厄尕代表著歡快,一聽到厄尕聲就有一種特別喜慶的感覺。據(jù)西藏民間傳說,雄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會沖向太陽,直到化為灰燼,因此地面上很難見到它的尸骨,偶爾有因為極端氣候,雄鷹沒有飛過雪山被凍死,人們才有機會拾撿到鷹翅骨。小時候總喜歡偷偷拿家里的厄尕去玩耍,一群小伙伴在那兒搖一串一串的厄尕,唱著心愛的歌,跳著歡快的舞蹈。幾乎我所有的童年時光都有它的伴隨。我喜歡它,因為我是聽著它美妙的聲音長大的。同時它也是個神奇樂器,光靠它一個樂器也能跳出優(yōu)美歡快的舞蹈。
骨笛
后想介紹一種西藏古老的樂器,說到這里大家肯定有所好奇。用老鷹骨做的鷹笛,骨質(zhì)不如鷲鷹骨,骨管較短而細,音調(diào)偏高,音色明亮。沒錯,它就是我們身邊常見而不太起眼的“骨笛”,對呀!是用骨頭做的,但它能吹出清脆 悠揚的笛聲,是很多樂器所的,像我爺爺?shù)脑捠翘貏e喜歡吹骨笛的,他用骨笛能夠彈奏很多他們那一年代的歌曲,有時在我們看來很老土的歌在他那兒就變成了經(jīng)典。
每每聽到通過這些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都能讓我感到心靈上的感動。西藏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