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常年灌溉帶包括我國西北內陸和黃河中上游的部分地區(qū)。這個地帶年降水量和各季節(jié)的降水分配都難以滿足農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灌溉需要指數(即灌溉水量占農作物總需水量的比值)一般大于50-60%。常年灌溉是農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排水是改良鹽堿地和控制灌區(qū)地下水位和防止次生鹽堿化的必要措施。(5)噴頭—是噴灌的專用設備,其作用是把管道中有壓的集中水流分散成細小的水滴均勻地散布在田間。這個地帶又可分為兩個地區(qū)。
1)西北內陸區(qū)。
包括新疆、青海、甘肅河西走廊和內蒙古高原。這個地區(qū)高山與盆地相間,形成封閉的內陸河流域,一般年降水量不足200mm,而年蒸發(fā)量高達2000~3000mm,是我國干旱的地區(qū),這里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yè)。土地資源的開發(fā)取決于水資源的條件,水資源是本地區(qū)開發(fā)的制約因素。膜下滴灌技術是將水利、農機、農藝相結合的農業(yè)灌溉技術,是由農業(yè)機械牽引,將鋪管、鋪膜與播種一次性復合作業(yè)完成,將滴灌帶鋪于地膜之下進行灌溉,是滴管技術和覆膜栽培技術相結合的新型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技術。這一地區(qū)鹽堿地較多。
2)黃河中上游地區(qū)。
包括寧夏、甘肅東部、陜西北部,以及內蒙古、山西北部。本地區(qū)大部分為黃土高原,年降水量由西部的200mm向東漸增至400mm,其中70%~80%年水量集中在7~9月,且多暴雨,對土壤補給的有效降水很少,農作物必須灌溉才能正常生長。水源主要是黃河及其支流,除河川盆地外,其他地區(qū)多需提水灌溉。地面灌溉施肥地面灌溉施肥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水肥一體化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多應用于生產中。本地區(qū)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也是極易發(fā)生次生鹽堿化的地區(qū)。
(1)泵房要用水泥砂漿砌牢固、打水泥地面,普通的泥砌墻基易被泵房積水沖壞,不安全。預留排水口,保持干燥。開窗采光,安裝電燈照明,同時做到整潔美觀。
(2)水泵選擇比理論設計的壓力流量參數大25%;注意深井泵、加壓泵的電控箱保護(如低壓、過載、雷電、漏電等)。
由于滴灌具有出水均勻,把灌溉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直接送到果樹根區(qū),可適時適量地滿足果樹生長所需要的水和養(yǎng)分的優(yōu)點。因此,與其它灌溉方法相比,滴灌果樹的產量得到了提高,果品質量也得到了改善。據資料顯示,蘋果滴灌比不灌增產39.4%,比畦灌增產21%。平原區(qū)可以選擇揚程較低離心泵,丘陵地區(qū)可以選擇揚程適中的,高海拔區(qū)則可以使用揚程較高的多級離心泵。滴灌蘋果的縱橫部位分別比不灌增大10.5%和9.2%,比畦灌增大7%和5.4%,單果重比不灌、畦灌分別增加16.2%、9.4%,平均單果分別增重25克、11克,滴灌一等果占80%,分別是不灌和畦灌的2.5和1.6倍。并且還具有果實表皮黃澤鮮艷、果肉肥厚多汁,果味純正等特點。
一、滴灌堵塞原因
1、物理堵塞。這是引起滴灌堵塞的主要原因。灌溉水質差,過濾系統(tǒng)又不完善,泥沙等雜物被水泵抽取進入管道及滴灌管后,在通過內鑲式滴頭鋸齒狀流道時,雜物將流道堵塞而使滴頭無法出水。
2、生物堵塞。作物的根系滴灌出水孔,或灌溉水中藻類及其他微生物的生長而引起的堵塞。作物根系的向水性及不均衡灌溉,會導致根系向滴灌出水孔生長,并伸入出水孔造成堵塞。25MPa4、流量:2-3l/h管徑(mm)16壁厚(mm)0。如果灌溉水中藻類等生物含量豐富,滴灌系統(tǒng)又經常結合施肥灌溉,肥料池等避光設施又不到位,容易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將滴灌內壁覆蓋堵塞。
3、沉淀物堵塞。主要是化學肥料及水質沉淀造成。一是滴灌施肥后殘留在滴灌管中的有些肥料會發(fā)生沉淀,如硫酸鈣等,而將滴頭流道堵塞。二是如果水屬于硬水,碳酸鹽含量偏高,長期使用會在滴灌內管壁生成較多的水垢而堵塞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