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頻電爐的常見故障問題
電爐廣泛應用于鋼鐵、鑄造、特鋼等相關領域,不同的應用領域對中頻電源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熟練掌握這些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率器件基本特性的基礎上,才能迅速、準確地分析、判斷故障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故障。
在此,對產品典型故障進行探討分析,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
1、開機,設備不能正常起動
故障現(xiàn)象:起動時直流電流大,直流電壓和中頻電壓低,設備聲音沉悶。
分析處理:逆變橋有一橋臂的晶閘管可能短路或開路,造成逆變橋三臂橋運行。進入500~650℃期間,硼酸開始變化,低溫石英開始轉變,周界出現(xiàn)液相。用示波器分別觀察逆變橋的四個橋臂上的晶閘管管壓降波形,若有一橋臂上的晶閘管的管壓降波形為一線,該晶閘管已穿通;若為正弦波,該晶閘管未導通。更換已穿晶閘管;查找晶閘管未導通的原因。
2、設備能起動,但工作狀態(tài)不對
故障現(xiàn)象:設備能正常順利起動,當功率升到某一值時,過壓或過流保護。
分析處理:分兩步查找故障原因:
1)、先將設備空載運行,觀察電壓能否升到額定值。若電壓不能升到額定值,并且多次在電壓某一值附近過流保護。這可能是補償電容或晶閘管壓不夠造成的,但也不排除是電路某部分打火造成的;
2)、若電壓能升到額定值,可將設備轉入重載運行,觀察電流值是否能達到額定值,若電流不能升到額定值,并且多次在電流某一值附近過流保護,這可能是大電流干擾。要特別注意中頻大電流的電磁場對控制部分和信號線的干擾。
3、設備正常運行時,易出現(xiàn)的故障
故障現(xiàn)象:設備運行正常,但在正常過流保護動作時,燒毀多支KP晶閘管和快熔。
分析處理:過流保護時,為了向電網(wǎng)釋放平波電抗器的能量,整流橋由整流狀態(tài)轉到逆變狀態(tài),這時如果а>1500就有可能造成有源逆變顛覆,燒毀多支晶閘管和快熔,開關跳閘,并伴隨有巨大的電流短路聲。而中頻透熱爐也被稱之為中頻感應鍛造加熱爐,是鍛造加熱爐中的一種爐型。對變壓器產生較大的電流和電磁力沖擊,嚴重時會損壞變壓器。
棒料透熱爐的技術特點
功率自動調節(jié):無級調節(jié)范圍10%-。全自動數(shù)字化IGBT可控硅中頻電源的功率與溫度聯(lián)動性極強,通過功率與溫度自動調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加熱溫度穩(wěn)定控制。
溫度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紅外線測溫儀測量感應爐出口坯料的加熱溫度,監(jiān)測是否存在過熱或加熱不完全。850~1250℃,石英開始向鱗石英轉變,進入初步燒結,應減慢升溫速度。溫度監(jiān)測后,將信號反饋給感應加熱的工作主機—可控硅中頻電源的控制系統(tǒng),電源根據(jù)設定之工藝要求進行自動識別,當坯料溫度超出目標溫度范圍時,控制系統(tǒng)會在該設定值的基礎上自動調節(jié)輸出功率,對電源功率進行修正,以控制坯料溫度在目標范圍之內。減少了不合格品的產生,保證了產品質量的一致性。
中頻爐銅排被燒穿的修復方法
中頻爐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銅排被燒穿的故障,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傾爐澆注時操作不慎或爐嘴過短,飛濺鐵液附著在銅排上使其燒穿;二是爐襯被燒穿后,鐵液外溢引起銅排燒穿。
銅排燒穿后造成冷卻水外溢,必須立即停爐修復。由于銅排安裝在爐殼內,焊補不便,修復時需拆卸取出。以往的銅排修復工藝過程是:傾爐出鐵→停爐→冷卻→打掉爐襯→取出銅排→銅排焊補→安裝銅排→筑新爐襯→烘爐→開爐。
這幣修補方法至少浪費一個爐襯、三個班的工時,以及較多的電力。
下面介紹一種粘補法修復銅排,較為節(jié)能與省時。
設備配置及加熱工藝過程的實現(xiàn):
將所需電源800KW/6KHZ為兩臺加熱爐體供電,兩臺加熱爐體對銅管進行加熱,每臺爐體對銅管進行一次快速提溫后,經過短時間的保溫過程,這個過程為無加熱過程,為防止進入下一臺感應爐時鋼管低頭而無法對準,中間設有機械滾輪裝置定位;為了防止銅管加熱過程的氧化,將兩臺爐體及導位部分裝入一臺密封的外殼之中,其中通入惰性氣體;每臺爐體的長度為400MM,機械滾輪裝置與爐體之間的距離為單邊20MM,爐體部分合計長度為800MM,考慮外殼占用部分空間,該加熱部分總長度需1200MM即可。 兩臺爐體和一套機械滾輪裝置底座均固定在同一個爐體底座上,爐體的外殼為硬質鋁合金,可同時起到保護氣體密閉和磁屏蔽作用,使機架、滾輪等不被漏磁感應加熱;爐體外殼設計為可拆卸式,對于爐體的檢修、機械滾輪裝置的更換均提供了方便。中頻感應爐的自動化程度中頻感應爐采用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自動化程度較高。